2.3 与近视相关的介质 近视眼研究的关键是对其生化机制的认识,即视网膜的视觉信息是如何转变为调节巩膜生长信号。推测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机制可能是通过多种多级神经递质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如阿托品、多巴胺、血管活性肠肽、视黄醛、一氧化氮、褪黑素、胰高血糖等一级信使,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等二级信使,最终作用于巩膜。
①阿托品 阿托品类是M 受体拮抗剂,能明显抑制小鸡形觉剥夺和负镜诱导性近视眼[22]。多数学者认为阿托品是通过作用于视网膜外组织(脉络膜、视网膜色素上皮、巩膜等)的M受体抑制眼球生长,而不是通过调节途径抑制实验性近视的。阿托品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视网膜外受体或通过非胆碱能系统抑制眼球生长。
②多巴胺 形觉的剥夺降低了视网膜多巴胺的合成,而频率为10 Hz的闪烁光可恢复多巴胺的合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标记了细胞后发现,c-fos—一个公认为酪氨酸羟化酶基因转录水平的调节者,在多巴胺能的无长突细胞中被10 Hz的闪烁光诱导产生。
③五羟色胺 五羟色胺能改变视网膜无长突细胞的信号传递,增加眼压,收缩眼内血管,而且还是一种有丝分裂原,在眼内视网膜内核层无长突细胞中的亚群表达。最近一项实验结果提示五羟色胺对透镜诱导性近视有诱发作用,而对形觉剥夺性近视无显著作用[23],但具体的传递机制未明。
④褪黑素(melatonin)、血清素(serotonin)系统 已知昼夜节律的变化对正常眼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实验发现褪黑素的三种受体都在鸡视网膜和视网膜外眼内组织中表达,并且有昼夜变化节律。外源性褪黑素通过作用于相应的受体,显著改变视觉剥夺眼和对照眼前房深度、玻璃体腔容积以及脉络膜厚度,提示褪黑素参与眼球生长的昼夜节律[24]
⑤胰高血糖素 外源性胰高血糖素可以抑制鸡视觉剥夺性近视,主要是抑制了玻璃体腔的扩大。内源性胰高血糖素及其受体在视网膜都无长突细胞表达[25],一种胰高血糖素受体拮抗剂能抑制鸡正镜诱导性近视的眼轴改变[26]。提示胰高血糖素样多肽及其受体可能是参与近视形成的内源性调节因子。
⑥视黄酸(retinoid acid,RA) RA通过与核受体结合可调节300个以上不同目标基因的转录,敲除小鼠视黄酸受体(retinoid acid receptor-β, RAR-β)发现,该鼠眼小,视网膜、脉络膜、巩膜均发育不良。鸡和豚鼠的实验性近视模型中,RA及受体RAR-β含量在FDM与LIM的视网膜和脉络膜中有不同水平和方向的改变,而静脉内注射RA的合成抑制剂双硫仑对实验诱导性近视有抑制作用[27]。若把RA加到食物中来喂养豚鼠,也可导致其眼轴迅速延长,但屈光状态无明显改变。
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 与人眼近视密切相关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脉络膜黑色素细胞、成纤维细胞三种细胞上均有bFGF和TGF-β的受体存在。近年的研究发现,实验性近视发生发展过程中视网膜及巩膜的bFGF(或其受体) 和TGF-β含量发生改变。外源性的bFGF和TGF-β也可影响近视的形成,bFGF和TGF-β可能分别作为“停止”和“生长”信号来调控眼轴延长。目前对于bFGF 和TGF-β是否和某些近视相关物质存在相互作用尚不清楚。
⑧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及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TIMP-1) MMP-2对胶原纤维有降解作用, TIMP-1可调节MMP-2的活性。在正常情况下,巩膜内的MMP-2和 TIMP-1达成动态平衡,在近视诱导条件下,平衡关系被破坏,继而引起巩膜病理和生物力学属性的改变[28,29]。研究表明,引起MMP-2和TIMP-1基因表达改变的上级信使可能有:bFGF、 TGF-β、bEGF、白细胞介素(IL-1、IL-10)、RA、血管活性肠肽、哌仑西平等。
以上介绍了目前近视形成机制中的不同观点,从最初的调节学说到现代的生化研究,将近视眼的研究从宏观拓展到微观。虽然仍无肯定的结论,但在很多方面得到共识:它可能为我们指出一条控制和防治近视眼的路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