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眼科文献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高度近视性斜视的研究进展

http://www.cnophol.com 2007-12-24 16:30:43 中华眼科在线

 

    2临床特征

    高度近视性内斜视有一般固定性内斜视的特点,即单眼或双眼固定于内斜位,外转严重受限,被动转动试验不能将眼球牵引至外转位,牵引时感觉内眦部有阻力。此外还具备以下特点:(1)高度近视,视力不佳,斜视多发生于视力较差眼。(2)发病晚,多在40岁以后。(3)斜视可为先天性或后天性, 多为双眼先后发病,但斜视度均为进行性发展, 斜视角由小逐渐变大,运动受限程度逐渐加重,最后固定于内斜位或内下斜位,严重者角膜完全不能外露。(4)眼球向各方向运动受限,牵拉试验阳性,多不能过中线。有牵扯性疼痛感,少数患者有复视。(5)斜视角大,可达+50度以上。(6)神经内科,内科,鼻科检查未发现相关疾病。(7)不能用常规方法治疗。(8)术中可见内直肌高度挛缩。此外,高度近视性内斜视还具有高度近视的一般特征:除视力差外,常伴有玻璃体液化和后脱离、夜间视力差、飞蚊症、闪光感等症状,并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眼底病变,如近视弧形斑、豹纹状眼底、黄斑部出血或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可发生形状不规则的白色萎缩斑,或有色素沉着的黑色斑(Fuchs斑)视网膜周边部格子状变性、囊样变性、后巩膜葡萄肿形成等。

    3实验室检查

    3.1肌电图检查 术中切开结膜后行肌电图检查,内外直肌均有自主收缩电位[7]。

    3.2超声检查 张林等[8]对高度近视眼后极部巩膜葡萄肿的病变部位和病变范围进行了B超声检查, 结果显示在49.06%的后巩膜葡萄肿向后外方扩张,其次是正后方扩张占23.58%,向后内方扩张占18.87%,8.49%的后极部巩膜葡萄肿外侧的范围界限不清。所有病例均为复合型后巩膜葡萄肿。高度近视眼后巩膜葡萄肿的发病机制,以及后巩膜葡萄肿表现为非对称性的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程瑞萍等[9]人通过彩色多普勒技术对高度近视的后巩膜改变做了相关因素的分析,发现轻、中度近视眼后巩膜略向后移,但光滑平整,呈“球形”改变;而高度近视眼后巩膜改变明显,且不光滑、不平整,严重者向外局限性膨出,呈“蚕食征”、“弹坑状”,即后葡萄肿形成。另外,他们还发现近视眼眼轴的长度与CRA(视网膜中央动脉)、PCA(睫状后动脉)的血流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CRA、PCA的血流速度也明显减低。这种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直接导致了高度近视眼视网膜内、外层的血液供应不足,从而使视网膜、脉络膜血循环减弱,缺血、缺氧,长期恶性循环,导致视网膜、脉络膜变性,巩膜变薄,引起后巩膜形态的改变继而眼轴延长。由此可见,视网膜血管系统、睫状血管系统血供不足是引起高度近视眼病理性眼底改变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后巩膜形态改变的类型与眼轴长度、近视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密切相关。王春燕等[10]通过A超对脉络膜厚度进行测量发现:随着屈光度的增加,脉络膜逐渐变薄,高度近视组的脉络膜厚度明显低于中低度近视组和对照组,研究还发现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常早于视野和视网膜出现形态学异常。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国际眼科杂志)(责编:xhhdm)

下一条:
更多关于(眼科,眼科医学,眼科疾病,眼科临床,高度近视,斜视,斜视治疗)的信息
  热门图文

眼袋日常护肤8大高招

5款至酷太阳镜 型男必

08韩国时尚达人眼镜秀

炫酷太阳镜打造时尚酷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6023366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