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慢性泪囊炎患者46例(52眼),单眼40例,双眼6例; 男10例,女36例;年龄21~75(平均49.13)岁。其中泪总管阻塞5例,泪囊瘘管3例,临床表现有持久溢泪、压迫泪囊时有黏液性分泌物逆流、泪道冲洗不通畅,经保守治疗无好转。检查见泪点及泪小管均正常,常规泪囊碘油造影,证实泪囊大小正常,无占位性病变。所有患者手术前均行鼻腔的详细检查,如果有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泡状中鼻甲、下鼻甲肥大等病变可于内镜下先期药物或手术治疗。
1.2方法 术前常规泪道冲洗,每天1次,待冲洗无脓液后安排手术。10g/L地卡因加1∶1 000肾上腺素作鼻腔黏膜表面麻醉;以及20g/L利多卡因10mL加1∶1000肾上腺素4滴作造孔黏膜浸润麻醉;10g/L地卡因滴眼3次作眼结膜及泪小点的表面麻醉。在4mm、30度硬性鼻内镜下,将射频治疗仪负极置于同侧鼻旁面颊处,选择直径约3mm的射频探头,档位调置3档3s,于鼻腔外侧壁,中鼻甲附着处前方约5mm,距钩突前缘约5mm,做黏骨膜射频点灼,形成直径约8mm的类圆形白斑,用耳科直角半圆形刀在白斑范围内切除直径约8mm的黏骨膜,切口无出血,暴露泪囊窝内侧壁骨质,以乳突显微电钻磨出直径约8mm的骨窗,即可见淡兰色泪囊,自患侧下泪小点插入泪道探针顶起泪囊内壁,将射频调至2档或3档1s,点灼泪囊到内壁呈现灰白色,用镰状刀切开泪囊内壁,形成直径约5mm的矩形瓣。后瓣覆盖骨孔后缘并与钩突前缘黏膜瓣对合,予1~2个银夹固定。抽出泪道探针,泪道冲洗通畅即可,术腔无需堵塞。术后5d内常规静脉点滴抗生素及适量的糖皮质激素药物。每日冲洗泪道及鼻腔1次(冲洗液以庆大霉素、麻黄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配置),共2wk,后改为每周冲洗2次,共2wk。每日以润舒或泰利必妥滴眼液滴眼共1.5mo。常规定期鼻内镜随访至少6mo以上。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鼻内窥镜下观察中鼻甲前端鼻腔外侧壁泪囊造孔口形成及上皮化程度、症状缓解程度及泪道冲洗情况,判定为治愈、好转和无效。治愈和好转均表示为手术成功,二者相加计为有效。以术后6mo以上复查为疗效判定时间。治愈:无溢泪,压迫泪囊处无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 荧光素点后3~5min有绿色液体自造孔口流出,泪道冲洗通畅,鼻内镜下见造孔口周围上皮化良好,造孔口直径>1mm。 好转:溢泪减轻,但眼睛湿润含泪,压迫泪囊部有黏液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 荧光素点眼5min后仍无液体流出,泪道冲洗基本通畅,鼻内镜下见造孔口缩小,直径≤1mm,上皮化良好。无效:仍然溢泪, 症状无缓解,压迫泪囊部有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泪道冲洗不通畅,鼻内镜下见造孔口封闭。
2结果
术后随访6mo~2a,全部病例无并发症出现。根据疗效标准评定,治愈45眼(86.5%),流泪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好转7眼(13.5%),泪道冲洗通畅,但仍有轻微溢泪,有效率100%。全部病例经鼻内镜检查随访。鼻腔泪囊吻合口呈喇叭状、圆孔状、部分呈针状或裂隙状。直径2~6mm,冲洗泪道可见水流。随访6mo以上,见造孔口形态一般在3mo后稳定,部分患者略有缩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