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放射治疗联合激素治疗 激素可以减轻放射治疗引起的暂时性组织水肿。放射治疗效果维持较长时间,可以降低激素的减量导致疾病复发的危险,所以两者联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更为有效。最为有效的治疗组合是甲基强地松龙静脉注射+球后放射治疗[22]。
3.4眼眶解压术 眶壁减压手术经过一个多世纪发展,在手术方式的创新和手术技巧上,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去除部分眶骨或软组织增加眼眶的容积,从而达到长期眶内解压的效果。主要应用于TAO静止期,但暴露性角膜炎或视神经受压迫导致视力损害时可以考虑使用。
3.4.1常规眼眶骨壁减压术 手术切除一侧或多侧眼眶壁,以增加眼眶容积。Stabile等[23]在尸检研究后报告:去除内侧壁可以增加6mL的眼眶容积,去除眶底可以增加7mL的眼眶容积,去除外侧壁可以增加2mL的眼眶容积。眶底和内侧壁联合去除时可以增加最大的容积。眼突量的大小是术前设计手术的依据,一般眼突<25mm的患者,只需一侧或两测眼眶壁解压即可。术后高达60%的患者会出现眶下感觉障碍、复视等的并发症。
3.4.2脂肪解压术 除眼外肌肿胀外,脂肪的过多生成是引起TAO患者眼突的主要原因[24]。而在某些TAO患者,眼外肌正常,突眼由脂肪过多生成引起。由此引出的新概念“脂肪减压术”,即仅切除过多脂肪组织,而不破坏眶骨。此类手术后眼突可以平均减少6mm,但脂肪的切除量与术后眼突减少量无明显相关性。常规眼眶壁减压术后,引起眶内压力平衡破坏,眶内软组织(眶内脂肪)容易向术侧眶壁移动,术后容易造成复视。脂肪解压术对眶内压力平衡破坏较少,所以术后不容易出现复视症状。
3.4.3平衡解压术 平衡解压术为常规眼眶骨壁减压术的改进。术中去除对称的眶壁,最大程度维持解剖对称性,术后眶内软组织平衡移位,从而减少术后复视的发生。Unal等[25]做过三壁减压术与内、外侧壁平衡解压联合脂肪解压术的对比研究,发现术后造成复视的比例分别是57.1%和0。
3.4.4内窥镜下眼眶解压术 Kennedy等在1990首次报道了内窥镜技术在眼眶减压术中的应用。经鼻内窥镜下眶骨内侧壁减压术,可以改善术中的视野暴露情况,尤其在眶尖部的操作,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并且手术可以在局麻下操作。
3.4.5小切口深外侧眶壁减压术 Ben Simon等[26]最近报道的一种手术方式。手术经结膜小切口入路,刮匙切除眶下裂边缘的部分颧骨皮质,同时钝性切除眶内脂肪组织。术后平均改善眼突度4mm,并且仅出现2.1%的第一眼位或下方注视眼位的复视症状。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进一步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3.5眼外肌手术和眼睑手术 TAO眼外肌运动障碍引起的复视可以通过斜视手术矫正,手术应在静止期进行[27]。活动期可以注射肉毒菌素A,暂时性的改善复视症状。手术的目的是在第一眼位注视时获得双眼单视。斜视手术后,77%的患者在第一眼位上可以获得双眼单视,15%的患者可以通过附加棱镜矫正获得,而8%的患者持续出现复视[28]。TAO引起眼睑回缩,造成眼部不适或外观破坏,可以通过手术处理Müller肌和上睑提肌的腱膜来改善[29]。由于眼眶减压术和斜视手术手术均可以影响眼睑的位置,故眼睑手术必须在上述手术之后进行。
总之,吸烟、甲状腺功能异常、放射性碘治疗是TAO的三大相关危险因素。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引起医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视[30]。TAO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疾病。戒烟、早期诊断和合理的治疗甲状腺功能异常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目前对于TAO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通过免疫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已经在发病机制上达成一些共识。比如:淋巴细胞(主要是T细胞)主要参与了自身免疫的过程;各种细胞因子,特别是TNF-α,是疾病自身免疫反应主要的调节因子;眶内成纤维细胞抗原的表达,是疾病的关键因素。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根据疾病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已经总结出相对合理的治疗方案。但是仍然需要开发更为有效的药物,可以避免更小的药物并发症。目前已经建立的与人类TAO相类似的动物模型,为各种药物研究筛选提供了重要途径。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治疗的研究开展,期待可以在不久的将来找到更具前景的治疗方法。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