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医院内,还是医院外,我常听患者抱怨:“为什么就没有好医生!”的确,在大多数百姓的认知里,“好”医生是越来越难找了。但话说回来,“好”字又该是一个什么标准呢?我觉得,大概就是“技”与“德”兼备吧。
从“死”书本到“活”应用
先说“技”。曾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医学院学生是无病不医,做了医生就是无病可医!”意思大概是说,从课本上学知识时,觉得任何病都是可以治疗的;而当了临床大夫,却发现根本就没有完美的办法来解决任何疾病。
这说明什么?知识与实践永远是有“鸿沟”的,就像大多数学科一样。学医者,临床经验是非常重要的,而一个好的医学院学生也必须学会将“死”的知识,“活”化到每一个现实的病例上,才算是迈出了成为好医生的第一步。也就是说,从书本到实践的转换,是把好学生变成好医生的第一个关键。
至于怎样才能尽快进入状态,医学院传统的见习、实习制度起到了关键作用。通常情况下,医学院学生在大三时就会到各科室“轮转”,进行临床实习。这确实是个好制度,但其中也存在缺陷。比如,短短一个多月,学生们对这个科室的工作能了解到什么程度?我想,多数都是走马观花吧。所以,尽可能延长临床教育时间,对培养一个有过硬技能的医生是很重要的。
必须承认,教育永远都是滞后于社会变化的,而多数时候,我们总是改得不够,改得太慢。因此,谁能够最快最好地适应改变,谁才更有可能成功。
作为新一代的医生,处于这样一个职业环境中,最重要的是寻找一种能够适应环境,并能够推动医疗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的途径。这不仅包括掌握现代医疗技术,还有观念的更新和医生地位的转换。
从看“病”到看“病人”
再说“德”。我一直认为,要想做一个好医生,首先要做一个好人。有句话叫“医乃仁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何为“仁”?简单来说,就是医生要有对生命、对疾病的正确态度,要能感受到病人的痛苦,要对人格和权利有全然的尊重。医生是一个“在生死线边缘救命”的职业,他们手中掌握的是每个人仅有一次的宝贵生命。因而,对于道德上的要求,也自然要严格得多。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