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说,现在的医生素质太过良莠不齐,但目前,对他们的人文教育,显然是有所欠缺的,而这,当然也不是医学院学生独有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不是大学里一两堂人文教育课就能解决的。我更相信,这些问题,应该是老师们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出来的。如果一名临床老师在遇到病人突然吐血时,不介意被弄脏衣服,立刻拿来痰盂,并细心帮患者解除痛苦,那么,身边跟着实习的学生就一定会记下这一幕,并效仿。
在“德”字上,学会从看“病”到看“病人”的转变是极为重要的。当一个人带着痛苦而来的时候,能学着感同身受,学着体贴的医生才是受欢迎的好医生。而这种能力,更多的来自你所处的大环境的影响,或许,社会也需要为此承担一点责任。
身体健康是一种美,疾病是对美的破坏,而治疗则是对美的修复。所以,作为美的修复者,其内心一定也应该是“美”的———有恻隐之心,习惯去帮助别人。
从学知识到练沟通
第三个转变,应该是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
医生兢兢业业,治病救人,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说他们不好?是相互的不了解,不理解。对于这样的障碍,沟通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毕竟,医学不是一门单纯的自然学科,而是自然科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作为社会人的病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脾气,免不了会起些冲突。那么,如何尽量避免冲突,考察的就是一个医生的沟通能力了。
曾经听说过,医学院为了给学生增加一些处理冲突的能力,会特意聘请公共关系方面的老师进行授课;而平时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也是医学院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但学与用总还是有差别的。要想用好,在日常生活中与同学、老师、社会打交道时,就得多多实践。正所谓,功夫要用到平时。
其实,病人都是来看病的,不是来找麻烦的。曾经在“丁香园”网站上看到一名医生发帖子说,“学会怎样与病人接触和交流,怎样说服病人了解自己的疾病,理解在他身上所做的各种检查和治疗,坦然面对手术后带来的各种发热、疼痛等不适,以及手术并发症等,都是从学生到医生转变过程中必须学会的。”
的确,在我看来,这种所谓的“话疗”,是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甚至可能比单纯对病人实施诊治更重要。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