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是屈光系统最重要的组成之一,也是眼视光学领域中主要的研究对象。角膜疾病也是致盲率高的疾病,我国500万患者,包括感染性、非感染性、创伤角膜疾病。其中非感染性角膜疾病占总数约2/3,病因不详,多与免疫性疾病、遗传、并发有关。感染性和创伤性角膜疾病占1/3,病因清楚,多有直接病原菌感染、创伤史。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在我国开展已经十年多,目前全国有准分子激光治疗仪450台左右,从事此项手术的医生技术人员千余人。经历了从认识、了解、掌握时期,目前已进入了发展阶段。治疗屈光不正,特别是治疗近视、散光的有效性、可预测性、安全性已经得到证实。但由于是在一个健康的角膜上进行手术,这就对我们提出更高的、更精确的要求,如何使这一手术技术平稳的发展,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要求我们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并积极治疗手术后的并发症。感染性并发症起病急,病因清楚,往往倍加重视;但是非感染性角膜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病程长,给患者带来痛苦,因此,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屈光性角膜手术安全、有效,98.7%患者获得良好/预期的屈光矫正。并发症发生率0.2% (协和 2003),有些医院高0.9~3%,不可忽视!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手术方法、手术时间而有差异。LASIK术中并发症主要是角膜瓣制作不良,占1%。出现角膜缘血管网出血、游离瓣、瓣下异物病例,发现后及时处理对视力无明显影响。PRK、LASEK术后早期并发症(6月内)主要是激素性高眼压、Haze或角膜混浊、干眼;中期(6月到3年)主要是屈光回退、眩光;远期(3年以上)的并发症主要是角膜混浊、屈光回退。在对1993.3~2003.3 十年间所完成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北京协和医院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回顾发现,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包括三个关键环节:即手术前患者入选、手术过程和手术后用药及并发症的处理。术前患者入选应特别注意眼表疾病,如睑缘炎、睑腺炎、眼干燥和点状角膜炎以及各种非感染性角膜疾病,及时发现,积极治疗。同时要发现眼部结构异常的疾病:圆锥和亚临床圆锥角膜、角膜过薄等。排除青光眼、眼底疾病等不能进行屈光手术的疾病。在10年中我们筛选圆锥角膜 0.99%,亚临床圆锥角膜 0.93%,视网膜周边变性 0.39%。必要时还应进行全身检查,排除系统疾病,如系统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精神病、瘢痕体质等不手术病例,从而避免了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屈光性角膜手术后非感染性角膜疾病主要包括:干眼、角膜混浊(包括Haze)、角膜融解、角膜瓣制作不良、继发圆锥角膜等。
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适当的角膜营养剂的应用。多数病例糖皮质激素为一线用药,滴眼液或口服;严重者免疫抑制剂,抗代谢药物、T细胞抑制剂、烷基化合物等,严重病例需要LK或PK手术治疗。
一、干眼:单纯干眼或干眼综合征是一种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泪膜功能障碍而导致的以角结膜干燥症状为主的一种常见的眼病,发病率高,部分病因清楚,部分不完全清楚。泪液生成和排出平衡失调及泪膜功能障碍。干眼也是屈光性角膜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属于单纯干眼。往往给患者带来了痛苦,降低了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因此,应足以引起重视。
屈光性角膜手术后干眼早期(6月内)占35%,术后1年 PRK 0.9%,LSAEK 0.8%,LASIK 6.0%,1年95%眼干症状消失。主要原因:微角膜刀切断前基质内神经丛,术后短时期内(3~6m)角膜知觉,减低,瞬目减少,泪液蒸发,影响泪膜稳定性;上皮脱落缺损,表面规则下降;局部激素/抗生素眼水;戴接触镜;眼表面细胞损伤,泪液减少/成分变化。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