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论文汇集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屈光参差对对比敏感度的影响

http://www.cnophol.com 2008-6-25 11:11:29 中华眼科在线

 

    3  讨论

    对比敏感度是反映人眼辨认平均亮度下两个可见区域差别的能力指标,是人眼对恰好能识别出的某一空间频率(视标大小、粗细)的黑白相间光栅或条纹阈值的倒数。对比敏感度低频区主要反映视觉对比度情况,高频区主要反映视敏度,中频区则集中反映视觉对比度和中心视力综合情况。

    Cambell等[2](1968年)通过对比观察提出,视觉系统是由一系列独立的神经通道组成的,每一通道都只与其特定的很窄范围的空间频率和方向性有关, 且有它自己特定的敏感性范围。所有的对比敏感度功能都是上述每一通道的反映,而视力检查仅只测试了其中一个通道的功能,故其较视力而言更能全面反映人眼的形觉功能。

    两眼球发育的不平衡即双眼眼轴不同的增长速度是造成屈光参差的一个主要原因[3],而与角膜屈光力的变化无明显的相关因素[4]。

    CSF曲线基本呈抛物线图形。有研究表明,近视眼屈光系统的CSF在坐标上呈近似直线,随着空间频率的增加,CSF下降得越快,反之则下降得慢[5]。而高度近视眼的对比敏感度异常常随近视程度的增加而更明显,其CSF曲线有下列几种主要改变:①高频段明显降低。②中、高频段显著降低,曲线的高峰频率“左移”。③全频段显著降低,曲线高频端的截止频率“左移”[6]。

    屈光参差易产生弱视,影响双眼的视功能,而对比敏感度是弱视早期视觉改变的最有效的诊断手段之一。那么在矫正视力达到1.0及1.0以上的屈光参差患者其对比敏感度是否仍有差异?本项研究的结果显示,3.00 D以上的屈光参差影响中高频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 3.00 D以下的屈光参差不对对比敏感度产生明显影响,且屈光度高的一眼较另一眼其CSF曲线的高峰频率向左移。其可能的原因为,虽然双眼的矫正视力均达到了1.0,但当其屈光参差程度较大时,患者选择戴角膜接触镜抑或在选择框架眼镜时使一眼欠矫,并往往习惯长期用一眼看远,使度数较高眼功能上受到潜在的抑制,从而影响其中高频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因精细分辨觉主要有赖于视网膜锥细胞的功能,当个体发育成熟后,理论上同一个体双眼的锥体细胞总数应存在一定的均衡性,而当一眼的眼轴在随后的成长中增长过快,亦可能导致黄斑部锥体细胞的密度减少,进而影响其对比敏感度,当然这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证实。

    另一个可能的混杂因素为优势眼的影响。但据裘凯凯等[7]通过调查屈光参差患者主导眼与近视程度关系时发现,虽然两者未显示统计学上严格的相关性,但有较大比例的优势眼为高近视性屈光不正眼。这与Cheng等[8]的报道发现主导眼同非主导眼比较,近视的程度更深,眼轴更长相符。由此推测,本研究中在屈光参差程度较大组中,屈光度低的一眼中高频空间频率范围的对比敏感度较另一眼为佳并非因为此眼为主导眼,从而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临床上对比敏感度较视力检查更能全面地反映患者的形觉功能,有助于一些眼病的早期诊断、手术时机和治疗方式等的选择,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探究影响人眼形觉功能方面的相关因素,应加以推广。例如青光眼的早期即可表现对比敏感度的异常[9],这种异常甚至出现在视野缺损出现以前。当青光眼患者的视神经纤维损伤<50%时,眼底、视野都可以没有改变,但对比敏感度先于视盘和视野损害而下降,并随病情进展逐渐损害中、低频部分,它比视力表检查更加敏感地反映了青光眼病程变化,对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视功能损害程度判断及治疗效果评价等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Agarwal A,Agarwal A,Agarwal T,et al. Results of pediatric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0,26(5):684-689.

[2] Campbell FW,Robson JG. Application of fourier analysis to the visibility of gratings[J]. J Physiol,1968,197(3):551-566.

[3] Tong L,Saw SM,Chia KS,et a1. Anisometropia in Singapore school children[J]. Am J Ophthalmol,2004,137(3):474-479.

[4] 赫天耕,史秀茹. 屈光参差眼角膜地形图分析[J]. 眼科研究,2000,18(3):247-248.

[5] 黄小明,李乐平,金成鹏. 近视眼屈光系统CSF的初步研究[J].眼视光学杂志,2003,5(2):95-96.

[6] 彭耀裕,余杨桂. 高度近视眼的对比敏感度[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4,11(4):209-211.

[7] 裘凯凯,吕帆. 优势眼与近视的关系研究[J]. 眼视光学杂志,2004,3(1):13-15.

[8] Cheng CY,Yen MY,Lin HY,et al. Association of ocular dominance and anisometropic myopia[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04,45(8):2856-2860.

[9] Hawkins AS,Szlyk JP,Ardickas Z,et al. Comparison of contrast sensitivity,visual acuity,and Humphrey visual field testing in patients with glaucoma[J]. Glaucoma,2003,12(2):134-138.

上一页  [1] [2] 

(来源:《眼视光学杂志》)(责编:zhang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屈光参差,敏感度)的信息
  热门图文

夏季最得宠的5款太阳镜

“隐形族”21天护眼全

我国49%人正用隐形“毁

绿茶洗眼明目动人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