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682例儿童斜视的屈光状态进行分析。 方法 对682例斜视儿童均采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每天2次,连续3~5d,充分散瞳后,进行检影验光,并以其最高度数划分屈光的程度,<3.00D为轻度,3.00~6.00D为中度,>6.00D为高度。 结果 在496例内斜视中,远视464例,占93.5%,近视32例,占6.5%,186例外斜视中,远视96例,占51.6%,近视90例占48.4%。以上笔者可以看出,儿童斜视中的远视明显多于近视。 结论 儿童斜视,多数是因调节因素,屈光不正和双眼屈光参差所引起。因此笔者认为儿童斜视与屈光不正有着密切关系。从分析中笔者还发现远视多发生内斜视,这说明儿童斜视的发病率与调节和辐辏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儿童共同性斜视,多数是因调节因素,屈光不正和双眼屈光参差所引起的斜视。因此儿童屈光不正与斜视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探讨这一关系,现将我院眼肌科近几年来对682例儿童与屈光不正的关系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病例为我院眼肌科诊治的682例儿童共同性斜视患儿。在检查前对所有患儿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每天点2次,连续3~5d,充分散瞳后,进行检影验光,并以其最高度数划分屈光的程度,屈光度<3.00D为轻度,3.00~6.00D为中度,>6.00D为高度,近视及远视均包括散光。对调节性内斜视病人,笔者保持连续几年观察屈光度与斜视的变化,并每年散瞳验光1次。在682例共同性斜视中,其中内斜视496例,外斜视186例,内斜视明显多于外斜 视,男女发病率相等。 2 结果
共同性斜视与年龄的关系见表1。
表1 儿童共同性斜视与年龄的关系 (略) 笔者把儿童共同性斜视分为学龄前和学龄期两组进行比较,学龄前3~6岁,学龄期7~12岁,两组比较中笔者发现,内斜视多于外斜视,小年龄组高于 大年龄组。这可能与调节因素有关系。 共同性斜视与屈光不正的关系见表2。
表2 儿童屈光不正与斜视的关系 (略) 在496例内斜视中,远视464例,占93.5%,近视32例,占6.5%。186例外斜视,远视96例,占51.6%,近视90例,占48.4%。从表2可以看出儿童共同性斜视中的内外斜视,远视明显多于近视。但斜视患病率与屈光度的高低关系不大。 3 讨论 斜视的病因很复杂,迄今仍未肯定,但远视与内斜视有一定关系。在内斜视患者中远视发生率为93.55%。而外斜视的远视眼只占51.61%。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这说明儿童共同性斜视与调节和辐辏有着密切关系。由于远视眼的调节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所以引起较多辐辏兴奋致形成内斜。本文表明内斜视患病率与远视屈光度无明显关系。这可能是因为调节力有其极限不能随屈光度而无限增加,不同屈光度的远视眼,其调节均处于紧张状态,故对调节性内斜的作用相似。 儿童共同性内斜视占学龄前年龄组81.75%,占学龄期年龄组59.04%,外斜视占学龄前18.25%,占学龄期40.96%,差异无显著性。据统计表明共同性斜视绝大多数在学龄前发病,而且共同性内斜视与远视的关系较为密切。因此儿童斜视发生弱视者也占相当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