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随着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广泛使用以及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不断提高。我院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32例32眼,采用中西药联合、病灶切除、碘酊烧灼等综合治疗,取的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27例,女5例,均为单眼发病。农民28例,其他职业4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3岁,平均43岁。发病时间最短6天,最长52天,平均23天;有植物外伤史者21例,角膜异物取出后4例,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或细菌性角膜炎者5例,原因不明者2例。轻型8例,溃疡面积<3mm直径大小,深度<1/5CT,前房有轻度反应;中型18例,溃疡面积3~5mm直径,深度1/5~1/2CT,前房积脓(+~++);重型6例,溃疡面积>5mm直径大小,深度1/2~2/3CT,前房有严重反应伴前房积脓(+++)。
1.2 诊断标准 (1)有植物外伤病史;(2)长期应用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无效;(3)有典型的眼部体征(菌丝苔被、伪足、卫星灶、角膜免疫环、角膜内皮斑、前房积脓黏稠、不易移动等);(4)角膜刮片以10%氢氧化钾湿片法可见菌丝。以上诊断标准中,只要实验室检查可见菌丝即诊断为真菌性角膜溃疡。
1.3 治疗方法
1.3.1 轻中型角膜溃疡 确诊后立即抗真菌治疗:(1)先清除角膜坏死组织;(2)5%碘酊烧灼,隔日1次;(3)0.2%氟康唑眼液点眼,每30min 1次,0.1%利福平眼液点眼,每2h 1次;(4)0.2%氟康唑,0.3ml球结膜下注射隔日1次;(5)氟康唑250ml静滴,每天1次;(6)辅助治疗,同时服用多种维生素及消炎痛,局部散瞳,合并病毒或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病毒或抗生素眼液。
1.3.2 重型溃疡 加用:(1)0.01%氟康唑溶液冲洗前房;(2)氟康唑胶囊粉涂眼,均匀覆盖溃疡面,每晚1次。
1.3.3 中药治疗 本病属凝脂翳或上液上冲范畴[1],患者多头目剧痛,溲黄便结,口苦口臭,舌质红苔黄, 为肝胆火炽,火热上炎,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早期重用龙胆草、金银花、黄芩、荆芥、防风、柴胡、泽泻、蒲公英、枳壳、甘草,清肝胆实火,泻三焦湿热。年老体弱者加生地、当归、陈皮、黄芪、党参,以扶正祛邪,后期加用白蒺藜、石决明、蝉蜕,退翳明目。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角膜溃疡愈合,荧光素染色转阴,前房积脓吸收,视力提高2~6行;好转:角膜溃疡面积缩小局限,前房积脓减少或消失,视力提高2行;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溃疡加重或穿孔。 2.2 结果分析 本组32例患者,治愈26例,占81.25%;好转4例,占12.50%;有效率93.75%。无效2例,占6.25%,其中转外院做角膜移植1例,在我院行眼球摘除1例,8例转型患者7~14天治愈,2例重型患者无效,中型患者15~45天治愈,4例重型患者好转。
3 讨论
真菌性角膜溃疡多见于农村患者,大部分为角膜植物损伤后感染,农忙季节发病多见,有些患者无典型的植物外伤病史与眼部体征,但只要实验室检查发现菌丝即可确诊,本病的治疗首先清除角膜表面的溃疡坏死组织,以利于抗真菌药物在组织内的渗透,然后用于5%碘酊烧灼,隔日1次,一般3~5次,用2%~7%碘酊烧灼角膜溃疡已有多篇的报道,目的是去除病变区域的坏死组织,碘离子对细菌代谢所需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可破坏细菌的原浆蛋白,对细菌、真菌、芽孢均有强大的杀菌作用[2]。氟康唑属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其抗菌谱广、毒性低、穿透性强,是目前临床首选药物,其作用机制为氯原子与细胞色素P450内正铁血红素的铁原子结合,抑制细胞色素的激活和酶的功能,致使细胞内羟固醇的堆积及麦角固醇的合成障碍,从而损害真菌胞膜的功能和结构。中医认为此症系风热邪毒侵袭所致,治疗以清肝泻火佐以祛风,方药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泻肝胆实火,清三焦湿热,明目退翳,养血益阴。
【参考文献】
1 廖品正. 中医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02-205. 2 杨德旺.眼科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