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继续教育 >> 网上学习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荷包缝合眼球筋膜在羟基磷灰石植入术中应用

http://www.cnophol.com 2008-7-31 14:53:09 中华眼科在线

    2  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5~11个月,第1组(22例)病例经临床观察,义眼座植入后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义眼饱满度好,活动度:水平15°~30°,上下10°~15°,无伤口感染及上睑下垂现象。第2组(20例)病例中2例残存上眶区凹陷,活动度:水平15°~25°,上下8°~13°,按照Remulla[2]对植入体暴露的分类方法,4例球结膜创口未做处理3个月后自行愈合。1例球结膜创口中度裂开7mm×6mm,经局部结膜瓣滑行,缝合后痊愈。

    3  讨论

    第1组(22例)病例在羟基磷灰石植入术中采用了荷包缝合眼球筋膜,与第2组(20例)采用筋膜间断缝合比较,其主要优点为操作较为简便,义眼饱满度及活动度好,减少了术后球结膜裂开的并发症。
    荷包缝合创口常在外科应用于阑尾残端结扎和痔核结扎,适用于圆形无张力同一组织面创口,具有操作简便、愈合良好,且无组织内翻影响愈合的特点[3]。应用于眼科由于球结膜和筋膜均是断端面对合,解剖结构符合荷包缝合的圆形断端。加上HA眼座对眼球筋膜有一定的张力,特别是中央部分,因眼座表面粗糙,对前部Tenon’s囊及球结膜有刺激作用,影响组织的愈合。我们采用6-0可吸收缝线做筋膜荷包缝合,而传统的筋膜缝合方式为水平方向间断缝合造成筋膜切口呈线状,使上、下穹隆部分的结膜向中心牵拉,造成筋膜相对浪费,采用荷包缝合切口呈环状闭合接近生理位置,荷包缝合其缝合口呈环状与间断缝合相比较,结膜囊的张力要小。另外手术时间缩短,减少了缝线反应及创口愈合不良因素,不用拆线且效果良好。

    手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尺寸合适的HA义眼座,一般选择直径20mm或22mm,在保证缝合创口紧张度缝合的情况下也应考虑术后眶部的饱满度[4]。(2)眼球摘除后一定要严格止血。HA义眼座植入一定要足够深,否则浮于表面易造成创口裂开、HA义眼座暴露、创口愈合困难、结膜囊狭窄等。(3)在打结时注意HA义眼座中心位置,通过打结松紧给予矫正。(4)荷包缝合时不宜过深,间距不宜过宽,一定要在Tenon’s囊内侧做荷包缝合,严格控制深度,切忌穿过筋膜而连带上球结膜,以免影响创口愈合。(5)对术眼有多次手术史、年龄偏大、局部有炎症反应的病人,因球结膜组织瘢痕化,球结膜薄而脆,力争多保留球结膜及筋膜囊,并可考虑行双荷包法,即在一对荷包筋膜外侧2mm再作一对荷包,两对荷包针距交错,同时收紧两对缝线,使筋膜创口愈合更加牢固,本组中2例行双荷包法效果良好。(6)若病人因眼外伤致球结膜及筋膜严重破损及缺损时,不宜勉强做荷包缝合。

    总之,荷包缝合眼球筋膜在羟基磷灰石植入术中应用,其手术简便、术后反应小、义眼座活动度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丽,孙芳,徐乃江.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眶内Ⅱ期植入临床观察与手术体会.眼外伤职业眼病杂质,1997,19:390-391.
    2  Remulla HD,Rubin PA,Shore JW,et al.Complications of porous spherical orbital implants.Ophthalmology,1995,102:586.
    3  吴在德.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43.
    4  陆上麟,臻晟,徐乃江.无巩膜包裹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临床效果分析.临床眼科杂志,2002,4:311-312.

上一页  [1] [2] 

(来源: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荷包缝合,眼球筋膜,羟基磷灰石)的信息
  热门图文

活泼可爱清纯乖乖妆

化个妖艳的精灵眼妆

室外看奥运要戴太阳镜

办公室里眼镜族的性感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