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论文汇集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眼眶内侧壁骨折的CT表现

http://www.cnophol.com 2008-8-19 15:09:40 中华眼科在线

  【摘要】 目的  通过20例眼眶内侧壁骨折的CT表现分析,以达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眼眶内侧壁骨折的CT资料,根据眼眶内侧壁骨折的特点,将其分为直接骨折和爆裂骨折。 结果  直接骨折3例,爆裂骨折17例。 结论  CT能准确显示眼眶内侧壁骨折的直接和间接征象,对眼眶内侧壁骨折具有确诊价值。
 
    CT是眼眶骨折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1,2] 。眼眶内侧壁为眼眶最薄弱的部位之一,因此,在眼眶骨折中内侧壁发生率占首位 [2] 。笔者对20例20眼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龄16~52岁。右眶骨折11例,左眶骨折9例。致伤原因为打击伤12例,跌倒伤5例,撞伤3例。
    1.2 临床表现 复视9例,视力下降8例,眼球运动受限6例,眼球内陷3例,突眼1例,眶周肿胀、淤血11例。

    1.3 方法 CT使用GE公司生产的GE-CT/e扫描机,全部病例做眼眶轴位扫描,17例行冠状位扫描。层厚3mm,间距3mm,矩形512×512。

    1.4 骨折分型 分直接骨折和爆裂骨折 [2] :直接骨折是外力直接作用于眶壁而发生的骨折。爆裂骨折是外力作用于眼部,使眶内压骤增,致眶壁内部发生骨折。

    2 结果

    2.1 骨折分型 20例中,直接骨折3例,均为眶缘骨折。爆裂骨折17例,均有筛骨眶板骨折,其中伴泪骨骨折2例。

    2.2 CT征象 直接征象为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移位1例,骨质粉碎1例,眶壁曲度失常3例,眶壁局部凹陷15例。间接征象为眶内软组织疝入筛窦15例,眶内密度增高5例,眼球内陷3例,眼球突出1例,眶内积气3例。

    3 讨论

    3.1 解剖结构 眼眶由7块不规则骨骼相互嵌插构成,眶内壁和下壁骨质最薄弱 [3] 。眶内侧壁呈类三角形,轴线颅脑矢状面平行,由5块骨骼构成,上颌骨前突和额骨内角突组成眶内缘,泪骨构成眶壁前下部分,筛骨眶板组成眶壁的前部、中部及部分后部,是主要构成眶内侧的骨骼,邻近眶尖区为蝶窦外侧壁。筛窦眶板菲薄如纸,是眶壁爆裂骨折最易发区,因此眶内壁骨折以爆裂骨折为主。本组爆裂骨折17例,占(17/20)85%。

    3.2 CT表现的直接征象 眶内缘骨折表现为骨质断裂、粉碎和(或)额、颌缝分离。本组眶内缘骨折3例。眶壁骨折除显示骨质连续性中断、粉碎征象外,还表现为眶壁曲度异常及眶壁局部凹陷。眶壁曲度异常和眶壁局部凹陷是爆裂骨折的主要表现。本组眶壁曲度异常为3例,眶壁局部凹陷15例,占75%。

    3.3 CT表现的间接征象 主要是骨折旁软组织改变。直接骨折因骨折旁软组织挫伤、出血致软组织增厚、密度不均,邻近骨折处内直肌增粗。爆裂骨折出现眶内脂肪、肌肉通过骨折处疝入筛窦,本组为15例占75%。

    3.4 扫描方式的选择 眼眶骨折常规CT扫描方式为轴位加冠状位 [2,3] ,必要时加矢状位扫描 [4] 。笔者体会到,眼眶内侧壁骨折,轴位和冠状位就能很好地显示骨折的征象,对眼眶内侧壁骨折具有确诊价值。

    参考文献

    1 高鹤舫,兰宝森.眼眶爆裂骨折的CT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1993,27:16.
    2 王振常,燕飞,田其昌,等.423例眼眶骨折的CT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15:619.
    3 巴奇,龚沈初,黄胜,等.眼眶爆裂性骨折的CT表现.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15:619.
    4 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916. 

(来源: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骨折)的信息
  热门图文

4步打造浪漫娇柔妆

奥运月5大超人气媚妆

最适合看奥运的眼镜时

时尚MM配镜百搭技巧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