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资讯信息 >> 国际眼科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科学家花费20年打造人造眼睛 可让盲人复明

http://www.cnophol.com 2008-8-20 14:55:08 中华眼科在线

    据《波士顿先驱报》报道,经过20年的努力,科学家们在恢复人类日益消退的视力这一科学难题上取得重大突破。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替代性人造功能眼睛”,这种精小而复杂的装置将其植入病人眼内,然后通过一系列光学、神经学、电子学和仿生学等技术转化,最终帮助病人重现光明和实现一些特殊功能。

  据报道,该项目是由波士顿视网膜移植工程的一个科研小组负责的,他们的主要目标就是研制出一个生物电子学装置,将该装置识别的图像通过一根头发丝那么窄的传感器传输给大脑,从而帮病人识别光线重现光明。

  据该项目的负责人约瑟夫·汤姆博士(Joseph Rizzo)介绍,他们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从事该项目的研究了,“经过20年的努力,我们第一次成功实现了将这个复杂的装置缩小到可以植入人类眼睛之中了”。据悉,这个微小的装置只有铅笔头上橡皮擦那么大。汤姆博士介绍说,虽然这个装置那么小,但是却集中了光学、神经学、电子学、生物学、工程学和仿生学等许多复杂的技术,因此他们这个科研小组也集中了以上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

  该小组的另一位负责人约翰·怀亚特(John Wyatt)就是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学和计算机技术学院的一位专家。怀亚特说他的主要责任就是设计并测试这个装置。因为这个装置是要安装在眼球后面的,而人类眼球内的液体是呈碱性的,具有腐蚀性,因此这个装置首先必须是防水且防腐蚀的,并且能在这种碱性液体环境下保持10年甚至更长的工作寿命。

  为此,他们特地从诺伍德三电公司聘请了一位金属专家,来设计一种既能防水又能防腐蚀的钛合金,作为该装置的主要金属用料。“我们已经制作出一个模型来,正将其放在一碟盐水中做实验,我们下一步打算在今年夏天某个时候将其植入某个动物眼内,做进一步的测试”。汤姆博士称,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其植入人类眼球视网膜之后,起到一个光学传感器的作用。

  因此,只有那些曾经具有视觉能力,并且其视觉神经细胞是完整的病人才适宜植入该装置,而那些天生就失去视觉能力的人是不能使用该项技术的。据汤姆博士透露,一旦这种技术成熟,还可以具有多种用途,这种替代性人造功能眼睛还可以具有雷达和红外功能。

  目前,在美国就有200万人因年龄衰老而逐渐失去视觉能力,汤姆博士称他们的这项技术能为这些人提供重现光明的机会。不过,他同时指出,这个小装置并不能完全恢复病人的视力,只能让病人感受到部分光线,让他们能分辨物体的形状和障碍物。但他相信,随着他们研究的深入,他们的技术一定能更进一步,让病人能看清别人的笑脸。

(来源:新华网)(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盲人,眼科)的信息
  热门图文

奥运体操姑娘们的比赛

4步打造浪漫娇柔妆

奥运月5大超人气媚妆

最适合看奥运的眼镜时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