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眼科杂志 1998年第6期第0卷 专家述评
作者:魏文斌 王景昭
单位:0073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
视网膜脱离是常见的致盲性眼底病,其临床和基础研究是防盲治盲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随着科学技术和基础医学的飞速发展,新技术、新器械不断涌现,视网膜脱离的诊治手段不断更新,诊疗水平逐步提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一、视网膜脱离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发展
自1817年Beer用肉眼及放大镜看到外伤眼的视网膜脱离后,至1851年Helmholtz发明了检眼镜,人们才从眼底镜中看到视网膜脱离及视网膜裂孔,但并不了解裂孔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机理及其相互关系。Weker(1870年)最早指出裂孔是发生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视网膜下液来自玻璃体液。Leber(1882年)最早提出玻璃体牵拉与裂孔形成的关系,但均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1929年,Gonin提出以络白金封闭视网膜裂孔可治愈视网膜脱离,封闭裂孔是手术关键,至今仍被称为Gonin原则,Gonin亦被誉为视网膜脱离之父。随后,封孔方法不断改进,以电针透热封孔代替络白金等。
50年代后,眼底检查方法有了改进,Schepens改良了双目间接检眼镜,裂隙灯、三面镜及巩膜压迫法相继用于临床,对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形态、视网膜变性及视网膜脱离与玻璃体的关系有了深入的认识,推动了手术发展,如以冷冻代替电凝及激光光凝封闭裂孔等。手术方法趋于多样化,从单纯封闭裂孔发展到多种方法顶压裂孔、阻断液流和缩小眼内腔防治玻璃体牵拉收缩,如巩膜缩短术、外加压术、环扎术及不放液手术、玻璃体腔注气术等。低反应的巩膜植入物的开发与应用,如硅胶、硅海绵、水凝胶等,使视网膜脱离手术成功率达90%以上。50年代赵东生教授改进了巩膜缩短手术,更新了视网膜手术的概念和技术,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成为国内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先驱。
70年代Machemer开创了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从眼内直接消除玻璃体的牵拉和收缩,对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有了更深入的研究。80年代Hilton详细介绍了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pneumatic retinopexy),简化了手术步骤,但适应证范围仍有待研究。近20年来玻璃体显微手术技术、手术器械、玻璃体替代物的研究进展极快,开创了视网膜脱离手术新途径,使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视网膜脱离诊断与治疗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发达国家,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法已成为临床眼底检查最常用的方法,也是眼科医师的基本功。尤其在视网膜脱离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治疗方面,具有直接检眼镜无法相比的优点,是视网膜脱离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最基本检查手段。熟练掌握这一技术,可对大多数病例做出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双目间接检眼镜照明度强,对部分屈光间质混浊、直接检眼镜不能看清眼底的病例,可进行较满意的检查。可见范围广,较易观察到病变全貌及与附近解剖结构间的关系,结合巩膜压迫法,不难发现远周边及锯齿缘部的裂孔、囊肿等病变。具有立体感,可发现极浅的脱离,可清楚分辨视网膜前膜、视网膜增殖及视网膜下膜。可通过脱离的视网膜看到脉络膜肿瘤的形态、颜色、大小及眼内寄生虫,不至于将眼底肿瘤继发的视网膜脱离误诊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于部分眼底肿瘤如脉络膜血管瘤、视网膜血管瘤等部分典型病例,双目间接检眼镜下即可做出明确诊断。便于了解视网膜脱离全貌及对PVR程度的判断,是选择术式的重要依据之一。可在直视下手术,术中视网膜裂孔定位准确,可以控制冷冻量、选择放液部位、防止放液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使视网膜脱离手术成功率大大提高。国内自70年代末引进这一技术,北京同仁医院曾编写有关讲义,举办多期推广应用学习班,参加研制出国产的间接检眼镜等 ,促进了这一技术在国内的开展,但普及仍不尽人意,尚需组织与实施正规化培训,编写有关教材,提高国产检眼镜的质量,降低成本,以推动这项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