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睑裂区局部球结膜纤维血管组织呈三角形样增生及变性,侵犯角膜,多见于鼻侧睑裂区,常双眼发病,术后易复发。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引起散光、视力下降、眼部不适感及美容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2]。如何能找到一种简便易行,又行之有效,可以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的方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近年来开展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翼状胬肉,该手术明显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取材方便,不需要特殊的保存设备和技术操作,易掌握,便于临床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我院2002年1月~2003年3月采用该手术治疗翼状胬肉20例(23眼)。经6~30个月(平均20个月)追踪观察,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翼状胬肉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共20例(23眼),男8例(9眼),女12例(14眼);年龄30~69岁(平均42岁);右眼8例,左眼9例,双眼3例;6眼为1~2次手术后的复发病例。职业:12例为农村户外工作者,2例为干部,1例为教师,其他职业5例。本组翼状胬肉均为病变侵犯角膜范围较大,所有病例在院外长期经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本组已排除其他眼科疾病。
1.2 适应证 复发性翼状胬肉及其他翼状胬肉。
1.3 手术方法 用2%利多卡因和0.5%布比卡因混合液作术眼结膜囊浸润麻醉和结膜下浸润麻醉。首先切除翼状胬肉及其所侵犯的结膜及巩膜病变组织。切除侵及角膜上病变组织,角膜缘前后1~2mm范围作浅角膜基质及巩膜浅层切除,病变侧结膜切除4mm×5mm,形成6mm×7mm裸露巩膜区,巩膜表面烧灼止血,用锐利刀片在角膜缘前1.0mm处透明角膜作一弧形角膜板层切开,在相应的角膜缘后5~6mm处作球结膜切开,使其与植床大小基本相等的6mm×7mm带角膜缘组织的结膜片,角膜缘侧与缺损角膜缘相对,覆盖在巩膜裸露区。用10-0尼龙线先缝合结膜角膜片的4个角,并固定在浅层巩膜上,然后4角之间作间断缝合,术毕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和地塞米松。供区创面不需处理。敷料加压包扎术眼[3]。
1.4 术后处理 术后全身应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3~5天,每天换药,绷带包眼3~5天后开放用抗生素及激素眼液滴眼。术后10~14天拆线。
2 结果
本组翼状胬肉病例术后早期刺激症状较重,估计与缝线刺激有关。术后2~3天观察植片呈苍白缺血状态,3天后随着毛细血管建立植片逐渐转红,充血、水肿,与植床紧密贴附粘连,10~14天拆除缝线后刺激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以至消失,1~2个月后结膜水肿完全消失,平整光滑,上皮愈合良好。手术后经6~30个月随访,效果满意,仅有2眼手术后6个月~1年复发,此2眼术前均为复发翼状胬肉。
3 讨论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用于眼表面重建术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1)角膜缘上皮有10层以上细胞构成,有Vogt栅栏区,其基底细胞存在干细胞是角膜上皮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源泉。其细胞表现型介于结膜上皮与角膜上皮之间,由角膜缘再生的角膜上皮形态与角膜上皮一致。(2)用自体的角膜缘组织替换受损或功能不全的角膜缘组织,通过供体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细胞的向心性移行来修复,稳定受损角膜表面,阻止新生血管的侵入及假性胬肉的形成。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多发病,虽然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复发率高,单纯翼状胬肉切除、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覆盖术切除了病变,但不能解决角膜缘功能障碍,新生上皮来源于移植的结膜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完全角膜化十分困难。新鲜羊膜移植及角膜板层移植对降低复发率虽较为理想,但材料来源困难限制了其广泛开展。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能去除病变、恢复角膜缘功能,阻碍新生血管侵入,且能降低复发率。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取材十分容易且方便,不需保存及转移,术中即取即用,术后无排斥反应。因此,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首选。
【参考文献】
1 徐锦堂,孙秉基,方海州.眼表疾病的基础和临床.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87.
2 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1990,1319.
3 高富军,林会儒,姜中铭.实用眼科手术图谱.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