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但术后复发率很高,可达30%~50% [1] 。多次手术可导致睑球粘连。我院自2001年来,采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46例52眼,随访至今,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复发性翼状胬肉46例52眼,男30例34眼,女16例18眼,年龄46~71岁,平均62.7岁,手术次数2~7次不等,伴睑球粘连者16例,所有手术均在复发后6个月后进行。
1.2 手术方法 羊膜取材:产前母体经血清学检查证明没有感染HBV、HCV、HIV、梅毒及衣原体,剖宫术中取得新鲜胎盘,在无菌操作下,用灭菌的生理盐水冲洗净胎盘上的血渍,置于含有青霉素50μg/ml、链霉素50μg/ml、两性霉素B2.5μg/ml的生理盐水中浸泡5~10min。将羊膜与绒毛膜钝性剥离,上皮面朝上,平铺于无菌手术粘贴巾的专用纸上,术中备用。翼状胬肉切除:在翼状胬肉头部前0.5处切削至角膜前弹力层或浅基质层,沿头部边缘开始剥离,保证角膜上不残留血管及纤维结缔组织,充分分离球结膜下胬肉组织至泪阜部,剪除胬肉头及体部和结膜下增生肥厚组织,创面充分烧灼止血,取比缺损区略大的羊膜植片,上皮面朝上,平贴创面,用10-0尼龙线中间固定羊膜几针,将羊膜边缘置于残留正常结膜组织下面,间断缝合结膜与羊膜并固定于浅层巩膜上。伴睑球粘连者,先充分松解粘连,尽量复位穹隆部结膜和睑结膜,用羊膜修补缺损的球结膜。术毕涂眼膏绷带加压包扎术眼,2d后换药,开放点的确当眼药水,2周后拆结膜缝线,随访6~38个月。
1.3 治疗标准 治愈:角膜创面愈合,透明光滑,残留角膜云翳,结膜无充血及增生。复发:角膜创面新生血管及胬肉组织长入。
2 结果
治愈48眼占92.3%。羊膜植片平整、光滑,结膜上皮覆盖。复发4眼占7.69%。羊膜植片部分溶 解,增生组织覆盖。
3 讨论
翼状胬肉手术后的复发,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目前治疗的方法较多,如:唇粘膜移植术 [2] 、结膜移植术、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 [3] 等,由于复发性胬肉波及的范围广,位置深,致使取材困难。术后抗代谢药物(MMC)的应用,由于没有确定的特异性及信息传递系统,其量难以掌握,若使用不当,可引起上皮延迟愈合、坏死性巩膜炎、甚至巩膜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4] 。术后局部应用β射线放疗,容易引起巩膜溃疡、感染、白内障等并发症 [5] 。羊膜是胎膜的最底层,由一层厚厚的基底膜和无血管的基质组成。它具有以下特点:(1)羊膜组织抗原性极低,几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2)其基底膜有促进上皮细胞的迁徙,增强基底上皮细胞的粘附,促进上皮细胞分化的作用。(3)羊膜中含有多种特殊因子如EGF、bFGF等,可清除部分炎症细胞,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减少新生血管形成。(4)有很强的抗粘连作用。羊膜移植可以阻止翼状胬肉的复发,防止睑球粘连的发生。术中应将胬肉及瘢痕组织切除干净,但要避免损伤内直肌和角巩膜穿孔。角膜缘和巩膜面止血要彻底。羊膜植片要紧密贴附于植床上,并牢固缝合固定。本组资料显示,新鲜羊膜移植可有效防止翼状胬肉的复发,有效率达92.3%。4例复发者,由于多次手术后,角巩缘破坏严重和残留的结膜组织太少。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取材方便,方法简单,价格低廉,效果良好。是一
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雨生.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国外医学·眼科分册,1994,18(2):116.
2 邢美玉,扬唯唯,王素珍.唇粘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和病理探讨.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2,14:28.
3 陈士冰,袁红宜,郭晓曼,等.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9,21:589.
4 候光辉,徐锦堂.羊膜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眼科领域的应用.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9,17(11):650-651.
5 夏玉祥,徐建国.翼状胬肉术后β射线一次性防复发治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6,14:540-5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