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经验交流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次全视网膜冷凝联合抗代谢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http://www.cnophol.com 2008-10-13 11:42:44 中华眼科在线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尤其晚期病例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4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临床随机分为次全视网膜冷凝(SRC)组和对照组。前组23例(23只眼)单纯用SRC或联合抗青光眼手术,后组17例(17只眼)行抗青光眼手术。两组患者术后均局部应用5-Fu和地塞米松。术后随访1mo~5a,平均6mo。结果 SRC组的治疗成功率(73.9%)高于对照组的成功率(41.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单纯次全视网膜冷凝术或联合抗青光眼手术及术后抗代谢药物的应用是一种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较有效的方法,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屈光间质混浊的、晚期的病例。

Combination treatment with subtotal retinal cryocoagulation and antimetabolites for neovascular glaucoma

GUAN Hua Jin GONG Qi Rong TIAN Ming hua Hu Nan

From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Medical College,Nantong 226001,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of neovascular glaucoma(NVG).Methods 23 cases(23 eyes)with NVG were treated by subtotal retinal cryocoagulation(SRC)only or SRC combined with antiglaucoma surgery,and 17 cases(17 eyes)with NVG were treated by antiglaucoma surgey as controls.All cases were treated by 5- Fu and dexamethasone after surgery.The follow- up periods were one month to 5 years.Results The rate of curative effects in SRC group(73.9%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41.2% )(P〈0.05)。 Conclusion It suggested that SRC combined with antiglaucoma surgery may increase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NVG,especially suitable for cases with optic media opacification and later stage.

  Key words neovascular glaucoma treatment cryocoagulation antimetabolites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是一种目前尚难以控制的致盲率极高的青光眼。治疗本病的方法虽不少,但疗效都不甚理想。我们自1991年起应用次全视网膜冷凝术(subtotal retinal cryocoagulation,SRC)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991年1月至1998年6月我科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例40例40只眼。男28例,女12例;年龄7~77a。左右眼各20只。其中视网膜静脉阻塞(RVO)18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例,视网膜炎3例,抗青光眼术后3例,外伤性视网膜病变3例,视网膜脱离1例,虹膜炎1例,其他眼底病6例。术前视力:无光感24例,光感7例,眼前手动3例,眼前指数6例,术前眼压:2.79~3.85kPa2例,3.99~5.19kPa6例,5.32~6.52kPa8例,6.65~7.85kPa10例,7.98~9.18kPa10例,9.31kPa以上4例。按临床随机化原则将40例患者分为次全视网膜冷凝组(PRC)(23例)和对照组(17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因和病情轻重无明显差异,见表1。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次全视网膜冷凝组:包括单纯SRC9例,冷凝加用小梁切除术10例,冷凝加用睫状体冷凝术4例。沿角膜缘360°作球结膜环形切开,充分暴露赤道部前后巩膜。用直径为2.5mm的冷冻头,在巩膜上进行视网膜冷凝,冷冻温度为-70~-75℃,时间40~60s,每个象限冷冻10~12个点,冷冻点沿子午线排成2~4排,第一排在赤道前,第二排在赤道区,其后两排依次后移,四排的冷凝数目分别是4、3、3、2。冷冻时避开睫状后长动脉、黄斑区5mm、视盘区3mm。各冷凝点相互错开,以免重复冷冻。若术眼有既往的眼底血管造影图像可稽,则重点冷冻视网膜无灌注区。对加用小梁切除术的病例,于冷冻后按常规作小梁切除术,切除小梁区角巩膜2.5mm×2mm,若术中前房出血则向前房内注射玻璃酸钠止血,术毕球结膜下注射5-Fu10mg。对加用睫状体冷冻的病例于SRC后在下方两象限角膜缘后1.5mm作两排冷凝,冷冻温度-75℃,时间90s。②对照组:本组包括睫状体冷凝术6例,小梁切除术11例(其中单纯小梁切除术5例、加用贫血术2例,加用睫状体冷凝术4例)。睫状体冷凝术方法同上,范围3/4象限。小梁切除术方法同上,作周边虹膜切除术之前先用双极电凝烧灼拟切除区虹膜面新生血管或用电凝固虹膜剪作周边虹膜切除。贫血术则为分别将四条直肌离断再原位缝合,并用电凝头电凝睫状后长动脉。两组患者术毕均于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5mg、庆大霉素2万单位。术后应用抗生素、糖皮质类固醇、止痛剂等,对术后一过性高眼压则予200g·L-1甘露醇静脉滴注。术后连续应用5-Fu10mg、地塞米松2.5mg隔日交替球结膜下注射,并根据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和前房炎症反应情况调整5-Fu和地塞米松用量。5-Fu总剂量不超过150mg。

表1 新生血管青光眼患者术前临床情况

组别 例数 年龄 性别 眼别 原发病 眼压
(平均,a) RVO 其他 (平均kPa)
PRC组 23 50.0 17 6 11 12 10 13 7.50
对照组 17 47.1 11 6 9 8 8 9 5.84

  1.2.2 观察指标 术后住院期间及随访时重点观察患眼的视力、眼压、虹膜面新生血管的变化以及术后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2.3 统计方法 两组间治疗效果(成功率)差异的检验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本组病例从手术至出院平均为10d,出院时患者的视力、眼压和虹膜面新生血管的改变,见表2。术后随访1mo~5a,平均6mo。SRC组3例发生眼球萎缩,对照组4例眼球萎缩。虹膜新生血管增多SRC组2例,对照组4例。

表2 新生血管青光眼患者术后临床情况

组别 眼压 虹膜新生血管 视力
正常 消退 大部分消退 无明显消退 上升 不变 下降
PRC组 18 3 2 10 9 4 3 17 3
对照组 9 4 4 4 7 6 2 12 3

  2.2 参照国内外新生血管青光眼的疗效标准,我们将手术成功标准定为:0.80kPa≤眼压≤2.80kPa、虹膜新生血管全部或绝大部分消退、患眼无疼痛症状。依此标准,本文手术治疗成功24例,占60.0%.其中SRC组23例手术治疗成功17例,占73.9%;对照组17例,成功者7例,占41.2%。经卡方检验,两组治疗成功率差异有显著性(χ2=4.66,P〈0.05),提示次全视网膜冷凝组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成功率优于其他治疗组,见表3。

表3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

  例数 成功 成功率(%)
PRC组
 单纯PRC 9 7 77.8
 联合其他术 14 10 71.4
对照组 17 7 41.2

  2.3 2组患者治疗后术后反应及并发症 见表4。

表4 新生血管青光眼患者术后反应和并发症

组别 早期眼痛 一过次高眼压 早期低眼压 角膜血染 浅前房 前房积血 虹睫炎 交感性眼炎 白内障 视网膜脱离 眼球萎缩
PRC组 3 3 4 1 3 3 5 0 1 0 3
对照组 3 3 3 0 3 3 4 1 0 1 4
合计 6 6 7 1 6 6 9 1 1 1 7

[1] [2] 下一页

(来源:互联网)(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网膜冷凝术,抗代谢药物,青光眼)的信息
  热门图文

6个小诀窍让双眼更勾魂

整形美容手术成功的四

宋慧乔三款完美异彩眼

一款超人气日本时尚彩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