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博
新医改方案将再次公开征求意见的消息日前发布后,医药界人士判断,新医改配套方案将从2009 年起,对医药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将推动医药行业整合时代来临,其中关于药品价格制定政策如何改革,又一次成为关注焦点。
预测三种方案改变医药界布局
据医药界分析人士推断,新一轮医改会对目前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实行的顺加作价政策进行调整。该人士分析认为,调整措施可能会有三种:
第一种是进行药品价格管控,可能采取参考定价和等额加价制,鼓励药品创新和临床合理用药。此举是向进口药和合资药开刀,将有利于国产药。
第二种措施可能会通过分级医疗、医疗资源下沉,推广廉价药,夯实基本药物制度。这种局面将冲击现有药品销售终端格局。医疗资源流向指引着药品销售流向。医院、非处方药、第三终端的药品销售比例可能由2007年的58%、26%、16%,演变为2010 年的30%、26%、44%。基层药品市场将会大有起色。
第三种措施可能会通过推行同一区域同一种药品集中统一配送、新版GSP 标准的药品流通领域改革,淘汰许多不达标的商业企业。预计未来三年,我国将约有1/3的医药工业企业和1/2 的商业企业遭淘汰,市场份额向优势企业集中。
“等额加价”与廉价药有关
今年7月,发改委有关部门组织部分药品价格专家,在杭州举行了一次药品降价和定价政策调整的研讨会。之后传出消息,针对目前的情况,国家发改委酝酿采取顺加作价和药品等额加价相结合的混合定价政策,即低价药采用15%的顺加作价办法,而药品价格一旦高于某一标准,将采取等额加价,以遏制药价虚高。所谓药品等额加价就是医院采购的药品按一个固定的数额实行加价再卖给患者。
据了解,等额加价是近几年学术界提出的办法。目前见得较多的是为了推行廉价药政策而设计的。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王建认为, 廉价药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体制、机制的问题。因此,局限于现行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模式的修修补补不会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廉价药品的价格管理上,要大胆采取新的思路和办法,可以实行医疗机构销售药品等额加价,所有药品的加价额度都相同,切断药品销售利润同价格高低的必然联系,使药品疗效真正成为首选因素。
“等额加价”让外企难受
近一时期, 由廉价药引出的等额加价办法进入政府的视野。据了解,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会同专家组研究后,基本认同制定一个硬性的价格标准:药品价格一旦高于这一标准,将不再采用顺加作价的方法,而是采取等额加价政策,按一个固定的数额实行加价。有人士透露说,这部分价格被定义为“药事服务管理费”。
最先对此消息作出反应的,是外资药企。近一时期,中国外商制药企业协会向政府部门递交了《关于医院药品加价率政策研究项目分析报告和行业建议》。该报告主要针对的就是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的药品等额加价政策。外资药企正在联合反对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的药品等额加价政策,并对有关部门展开游说。
报告和建议援引市场研究机构IMS公司进行的统计数据提出:“没有证据显示现有的包括‘15%药品加价率’在内的政策造成了外资药品在医院市场份额的大幅增加,以及因此导致的不合理竞争。”
药品15%顺加作价是国内一直采用的药品加价政策——医疗机构可以在药品经营企业购进药品价格的基础上加价15%,作为合法的收入。
该报告提出,15%的加价率并非近年来外资药企产品使用量增加的唯一或最重要的原因,同时强调“患者对知名品牌的认可”、“医务人员对药品质量疗效和安全性的信心”等是大医院选择外资药企原研药的主要因素,并建议国家发改委采取“渐进改革、分步实施的药价改革原则”。
不过,等额加价政策能否真正落实,能否消除医疗机构对高价药的“偏爱”也是未知数。有医院人士认为,很难通过简单的价格政策调整就能解决,毕竟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即使将与外资药企享受“同等待遇”的民企,也并不乐意,认为有关部门通过行政手段来控制药品市场价格,限制了医药行业的市场竞争,从长远看不利于行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