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玻璃体、视网膜发生一系列变化,特别是玻璃体液化、后脱离的发生率逐年增加。据超声波检查统计,60a时玻璃体出现液化变性者为80%;年龄在50a以上有53%发生玻璃体后脱离(PVD),当超过65a时其比例增至65%[1,2]。而PVD的发生被认为是形成视网膜脱离的第一步改变[3,4]。然而事实是在老年人群中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仍保持相对稳定。这表明单独的PVD并不足以造成视网膜脱离。
从本文结果看,在42只网膜脱离眼中,高度近视者31例,占73.8%,中低度近视者7例,占16.7%,两者共计90.5%,这表明近视屈光不正,特别是高度近视是造成老年视网膜脱离的另一重要因素。高度近视眼患者由于后巩膜扩张,玻璃体腔容积增大,随年龄增长更易发生PVD,后脱离的玻璃体在增大的玻璃体腔内动荡,牵拉玻璃体基础部的玻璃体视网膜粘连,使原本变性薄弱的周边视网膜产生裂孔,当液化的玻璃体进入视网膜下时就发生视网膜脱离。在老年正视眼或远视眼中,尽管不少存在PVD,但由于周边视网膜较健康,且后脱离的玻璃体活动度较小,因此大都不发生网脱。
有关裂孔形态的统计,包括黄斑孔在内的圆孔,圆形裂孔占所有裂孔的39.7%,马蹄孔占60.3%.其中马蹄孔所占比例高于视网膜脱离总人群的29.3%~29.5%[1],这可能是老年视网膜脱离裂孔形态的一个特点。由于年龄因素和近视屈光因素,使得老年视网膜脱离患者的PVD发生率更高,本文统计结果为76.2%.由此,后脱离的玻璃体也就有更多的机会对玻璃体视网膜粘连区域产生牵拉,在视网膜变性部位形成马蹄形裂孔。
关于视网膜裂孔的分布,本文统计位于颞上象限、颞下象限、鼻上象限及黄斑区分别为53.4%、15.5%、6.9%和24.1%.除黄斑区外,其余各象限的分布百分比与文献所载相似[1]。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在本组中占33.3%;黄斑裂孔占裂孔总数的24.1%,显著高于各年龄组网脱的平均统计结果;据潘桂芬对1 734眼视网膜脱离的分析,黄斑孔约占裂孔总数的5.4%[1]。在本文的14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中,除1眼合并周边裂孔外,其余均为单一黄斑孔;其中女12眼,男2眼,高度近视者11眼,符合黄斑裂孔好发于老年女性的特点,而在高度近视眼中黄斑孔更易导致视网膜脱离。
我们认为高度近视眼伴有高度动荡的后脱离玻璃体对周边视网膜的牵拉,是造成老年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玻璃体和视网膜的老年性改变,使老年视网膜脱离具有其自身特点。对其正确深入的了解,有助于临床合理诊治。
作者简介 余梓逵,男,生于1968年6月,浙江慈溪人,现为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眼科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学术成就:在攻读研究生期间,主要进行青光眼及眼底病的激光治疗研究,完成有关激光小梁成形术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现继续从事相关工作。发表论文:Therapeutic effect evaluation of frequency-doubled Nd:YAG laser trabeculoplasty(国际光工程学会年鉴,SPIE,1997);Histological study of frequency-doubled Nd:YAG laser trabeculoplasty on monkey eyes(国际光工程学会年鉴,SPIE,1997);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8);激光小梁成形术(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7)等。联系电话:021-63260930-2111,2055;E-mail:yuzikuid@online.sh.cn
参考文献
[1]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338-2343.
[2]阎洪禄,于秀敏.老年眼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8-19.
[3]任高英,马志中(译).视网膜脱离手术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1.
[4]Wilkinson CP.Phakic retinal detachments in the elderly.Retina 1995;15∶220.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