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下泪小管吻合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利用黏弹剂的黏滞性,封堵泪小管断端使术中快速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以硬膜外麻醉导管为支撑物,术后泪道注入氧氟沙星眼膏,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结果 13例术后泪道冲洗通畅,1例3个月后泪道狭窄。结论 新鲜下泪小管断裂利用黏弹剂快速寻找断端吻合,术后泪道注入氧氟沙星眼膏防止泪道粘连,可明显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 下泪小管;吻合术;黏弹剂;泪道粘连
眼睑外伤多伴泪小管断裂,下泪小管撕裂在外伤中比较多见,断裂后如不及时吻合,严重者可造成终身溢泪。现就我院自2000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14例下泪小管断裂患者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下泪小管断裂14例(14眼),男12例,女2例,右眼9例,左眼5例。外伤原因:井下煤石击伤8例,木块钢丝伤4例,拳击伤2例。就诊时间最短20 min,最长1天。
1.2 手术方法 以2%利多卡因加0.75%布比卡因按2∶1比例做滑车上神经及筛前神经阻滞麻醉,创面及患侧结膜囊用1%丁卡因做表面麻醉。尽量不在创口周围注射麻醉药,以免加重水肿,用盐水加庆大霉素8万u清洁创面,患侧鼻腔鼻泪管的开口处,用凡士林纱条加压填塞,将麻醉导管自泪小管断端穿出,搁置一旁备用。再寻找鼻侧断端,我们利用黏弹剂的黏滞性寻找鼻侧断端可明显节省时间。在对应鼻侧泪小管断端处,均匀涂抹黏弹剂少许,充分封堵鼻侧泪小管断端,用5 ml注射器自上泪点注入消毒空气1~1.5 ml,同时用棉签轻压泪囊区,此时可见微小气泡排出于黏弹剂中,在气泡出现处即可见到管口呈圆形,内壁光滑的鼻侧断端,注水确认泪小管后,将硬膜外导管插入直至鼻腔,取出凡士林纱条,抽出硬膜外导管内钢丝,以5-0丝线于泪小管断端行对口褥式缝合,尽量不穿透内壁,缝线结扎时,尽量使泪小管两端靠拢,间断缝合皮肤,麻醉导管两端分别用胶布固定于额部和前鼻孔外侧。
术后用庆大霉素8万u加生理盐水10 ml经上泪小管冲洗泪道,冲洗后在泪道注入氧氟沙星眼膏0.2 ml,隔日1次,连续3次,以后隔周注入1次,2个月后拔除麻醉导管。拔管后经下泪小管注入氧氟沙星眼膏0.5 ml,隔日1次,共3次,1周后再注药1次,完成治疗过程。
1.3 结果 所有患者拔管后冲洗泪道均通畅,13例患者随访1年泪道无阻塞,1例患者3个月后出现泪道狭窄,经泪道探通2周后治愈。
2 讨论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关键是寻找鼻侧断端,寻找鼻侧断端有很多方法,如Spaeth法、Scheie法、Worst猪尾巴探针法、Greaves逆行插管法、直视法等,其中仍以后3种临床较为常见[1,2]。本组病例采取黏弹剂外用封堵鼻侧泪小管断端及附近创面,鼻泪管开口处进行凡士林纱条压迫,从上泪点注入消毒空气,寻找鼻侧断端,加快了寻找速度,从而缩短了手术时间。泪小管支撑物也有多种,有硅胶管、聚乙烯管、硬膜外麻醉的尼龙管及大口径的缝线材料等[3],本组以硬膜外麻醉导管为主要支撑物,因其材料易获得且富有伸展性,对一些泪点及泪小管较小者,于导管内插入直径为0.5 mm或更细的牙科钢丝,用力牵拉,可使导管管径变细,以消毒液浸泡1 h以上的导管,更易拉长变细。氧氟沙星的主要成分为氧氟沙星及卡波姆,氧氟沙星为广谱抗生素,对多数革兰阳性及阴性菌敏感,对多种厌氧菌有较强作用,同时对衣原体亦有效[4],能有效抑制泪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卡波姆具有良好的黏合性、凝胶性以及无明显变态反应性[5],在泪道注入后具有明确的成膜性,有效防止硅胶管与泪道粘连,促进泪道黏膜上皮细胞组织修复,提高了泪小管吻合的治愈率。
泪小管断裂应尽早行吻合术,不仅可以防止溢泪,同时也可以改进外观,因此,对于眼睑部外伤的患者,不能简单缝合,尤其要认真检查泪道情况,要对泪道断裂的患者及时发现,及时吻合,提高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黎介寿,吴孟超.手术学全集·眼科卷.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656-659.
2 张效房,杨进献.眼外伤学.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177-179.
3 李绍珍.眼科手术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93-994.
4 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42,1081.
5 罗明生,高天惠.药剂辅料大全.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