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角膜接触镜;临床观察
近视眼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眼病,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为目前矫正近视的成熟方法[1]。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SCL)由于其光学优势,以及轻便、美容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屈光不正患者的喜爱,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屈光不正矫正方式[2]。然而,角膜接触镜对近视的矫正有其特殊性(置于角膜表面,与其紧密接触),临床上容易出现一系列眼表并发症。我们于2006年11月1日~2007年10月31日对在我院、金华市张氏眼镜行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的750例进行临床跟踪与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年11月1日~2007年10月31日去眼镜行要求配戴隐形眼镜的病例共825例,经检查不适宜或暂不适宜配戴隐形眼镜的有75例,其原因:沙眼、结石37例、倒睫16例、干眼症7例、结膜炎6例、角膜炎5例、泪道阻塞、翼状胬肉各4例;适宜配戴隐形眼镜的有750例,其中女600例(占80.00%),男150例(占20.00%);配镜者年龄:最小16岁,最大43岁,其中<20岁128例,20~30岁472例,31~40岁143例,>41岁7例;配镜原因:近视眼728例(包括屈光参差距21例),最低-1.00 D,最高-13.50 D,其中<-3.00 D 470眼,-3.00~ -6.00 D 889眼,>-6.00 D 97眼,美容(平光)44眼;配镜者职业:学生402例,护士126例,教师95例,医师65例,文职职员34例,工人28例;配镜者学历:大学及以上485例,中专(技校)197例,初高中68例;所有配戴隐形眼镜者中205例(27.33%)为初戴者,287例(38.27%)为间断戴镜者,258例(34.40%)为一直戴镜者;配戴时间最长为11年,戴镜后出现的并发症:镜片破损2只,角膜上缘局部新生血管4例(6眼),角膜水肿2例(2眼),角膜上皮损伤12例(16眼)。
2 方法
(1)先设计调查表格,然后在配镜前进行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眼科常规检查(如电脑验光或检影验光、眼压、泪液分泌量检测、检查眼部疾病等);(2)配镜过程中给予医学指导;(3)配镜后进行跟踪与随访(或电话)、定期眼科常规检查(初戴后1周、1个月、3个月,以后每3个月复查1次),对出现的并发症给予及时处理。
3 讨论
3.1 适配人群 在750例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病例当中,以20~30岁、女性、学生与护士、大学学历、因近视配戴最多,这可能与女性爱美、手指灵巧、特定的职业需要(便捷、美观)以及年轻人易接受新事物,近视眼在我国发病率高,且软性角膜接触镜主要用于矫正视力有关。
3.2 配戴前问卷调查与眼科常规检查结合,以排除不易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 根据问卷调查与眼科检查,在欲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825例中,我们发现因各种因素不能或暂时不能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有75例,其中以沙眼、结石居多,有37例。经过配镜前的问卷与眼科检查,这样可有效地预防此类人群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产生眼表并发症,从而对眼球造成损害的发生。
3.3 并发症分析及处理措施
3.3.1 镜片破损2只 患者主诉戴镜后视力仍模糊、眼部有轻微异物感,主要原因是初戴者操作不当所致,给予及时更换,并再次给予取戴镜技巧的指导。
3.3.2 角膜上缘局部新生血管4例(6眼) 患者主诉眼部发红,主要原因是由于戴镜时间过长,角膜局部缺氧,机械性刺激及角膜代谢紊乱所致[3,4],给予停戴二周,并告诫以后尽量缩短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时间,与框架眼镜交叉使用。
3.3.3 角膜水肿2例(2眼) 患者主诉戴镜后仍视物模糊,检查角膜上皮和浅基质层水肿、角膜增厚、透明度降低,主要原因由于长时间配戴引起角膜上皮缺氧,组织内乳酸堆积及免疫球蛋白等在接触镜表面形成一层半透膜,导致接触镜的携氧能力下降所致[4],处理:配戴后应定期更换镜片,清洗时要充分除蛋白,水浴法消毒30 min。
3.3.4 角膜上皮损伤12例(16眼) 患者主诉眼红、眼痛、畏光、流泪,检查角膜Fe(+),主要原因由于长时间配戴引起角膜上皮缺氧,发生水肿、糜烂,给予停戴,直至角膜上皮恢复后2周,并用妥布霉素眼药水滴眼、口服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瞿佳.视光学理论和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5.
2 郑荣领.软性角膜接触镜验配:验光与戴片验光.眼科新进展,1999,19 (5):339.
3 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446-1456.
4 谢培英.角膜接触镜.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80-2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