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治疗青光眼通常采用经典的滤过性小梁切除术,但术后常出现早期的前房形成迟缓、低眼压、反应性虹膜睫状体炎等。5年来笔者对我院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7月~2007年3月我科共收治各种类型青光眼112例114眼,男51眼、女63眼,年龄最大79岁、最小31岁,平均53.2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61例62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42例43眼,继发性青光眼9例9眼,其中新生血管青光眼1例1眼。所有病例在降眼压的同时给予露奇眼药水及地塞米松眼药水点眼,炎症反应重者静滴地塞米松,控制由于高眼压造成的角膜及前房反应。
1.2 手术选择 做上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小梁切除术,宽基底的周边虹膜切除,结膜瓣及巩膜瓣下植入甲基纤维素,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绝对期加睫状前动脉结扎、睫状体分离。
2 结果
2.1 术前眼压情况 术前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89例91眼,占79.82%,未能控制在正常范围23例23眼,占20.18%。
2.2 并发症情况 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共计42眼,占36.84%;术前未能控制在正常范围23眼,各种并发症16眼,占69.57%,说明术前控制眼压到正常范围再进行手术的重要性。在所有并发症42眼中,浅前房22眼,占19.30%,占并发症42眼中的52.39%;虹膜睫状体炎9眼,占7.89%,占并发症的21.43%,前房积血4眼,占3.51%,占并发症的9.52%;角膜上皮水肿3眼,占2.63%,占并发症的7.14%;脉络膜脱离1眼,占0.88%,占并发症的2.38%;术后眼压控制不良3眼,占2.63%,占并发症的7.14%。
2.3 浅前房的发生情况 114只术眼中发生浅前房22眼,浅前房发生率为19.30%,12眼在术后1日内出现浅前房,6眼发生在术后2日,3眼发生在术后3日,1眼发生在4日以上。浅前房的分级按照北京同仁医院的分级方法:浅Ⅰ级,全部有极浅的前房,周边前房呈裂隙状,小于1/5角膜厚度。浅Ⅱ级中分a、b两型,浅Ⅱa级,仅虹膜小环以内有极浅前房。浅Ⅱb级,仅瞳孔区内有极浅前房;浅Ⅲ级,虹膜、晶状体全部与角膜相贴,浅房完全消失[1]。本组病例中浅Ⅰ级9眼,浅Ⅱa级7眼,浅Ⅱb级4眼,浅Ⅲ级2眼。
2.3 视力 术后7天视力较术前提高68眼,不变39眼,降低7眼。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