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不正定义:平行光经过角膜和晶状体屈折后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称为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的眼表现为视力不好。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视力残疾,或致盲。屈光不正多双眼发病,且度数接近。屈光不正有一定遗传倾向,尤其是近视,多与遗传有关。
屈光不正一般可以用眼镜矫正,外观上看人们戴的眼镜都差不多,但近视、远视、散光戴的眼镜性质却并不一样,它们分别需要: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需戴用凸透镜,散光眼则需要柱镜来矫正。屈光不正与眼底改变之间究竟有何关系?至今鲜见较为系统全面的报告。为探讨此问题,自1982年以来,我们重点研究了各屈光不正者视盘,视盘弧形萎缩灶、视网膜、黄斑部等的变化,从而初步发现了屈光不正与眼底改变之间关系的一些规律。
1、视盘形态以长椭圆形者居首位,圆形者次之,横椭圆形者最少。随近视度增高,长椭圆形者比例增高,圆形者减少,横椭圆形者与屈光度变化无关。双眼视盘形态相同者占极大多数,与屈光不正度间无相关关系可寻。视盘的平均横、直径分别为1.55±0.5mm及1.75±0.5mm,平均面积为2±0.5mm2。近视者面积较大、远视者较小。
2、视盘弧形萎缩灶存在的比例随近视度的增高而增高,萎缩灶面积及其与视盘面积的比例也随近视度的增高而增加。且萎缩灶大部分位于视盘颞侧,位于其它区域者多见于近视者。
3、随近视度增高,豹纹状眼底的比例增高,同时,视网膜上散在萎缩灶、尤其是周边部网膜变性的比例也逐渐增高。
4、除高度近视者外,余各屈光度者均以黄斑中心凹反光存在居多数,而黄斑色素紊乱及黄斑退行变性的比例随近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这些变化几乎均发生于近视患者,而黄斑变性则均见于高度近视者。
来源:华夏近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