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映萍 易佳胜 高明亮 湘潭市中心医院眼科,411100
刘XX,女,70岁,因右眼球突出胀痛伴头痛头晕1月余于2006年2月14日就诊,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有右鼻流涕史。检查:Vod:0.5,Vos:1.0,右眼球向正前方轻度突出,眼球运动不受限,眼前节无异常,眼底检查右眼视乳头鼻侧边界模糊。2006年2月17日CT报告:右眼眶球后及筛窦见一约2.6×1.7cm大小之团块状组织密度影,与视神经及内直肌分界不清,右眼眶内侧壁骨质吸收破坏(图1)。影像学诊断:1.右侧眼眶后部及筛窦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炎性假瘤?筛窦癌?视神经瘤或胶质瘤?2.右上颌窦、筛窦炎.,于2006年3月6日在全麻下行右眼眶筛窦肿块切除术。经右眼眶内侧皮肤前路,打开前组筛窦正常,后组筛窦粘膜明显增厚,质地中等,占据窦腔,伴有豆腐渣样干酪样坏死组织。眶隔增厚至3mm左右,质硬,球后眶内团块状物边界不清,质较软,术中快速切片报告“慢性炎症性纤维性组织”。最后病检报告:右眼眶曲霉菌病(图2)。术后全身及局部抗霉菌(鼻腔引流灌洗)。眼球突出及胀痛消失于2006年3月15日出院。2006年5月30日因右眼睑红肿,视物不清一周伴头痛复诊,检查Vod无光感,上睑红肿、下垂、眼球固定、突出,瞳孔散大,间接对光反应消失,眼底:视乳头色淡,其周围视网膜火焰状出血灶,眼眶CT:见眼眶尖部和筛窦有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界不清,提示右眼眶病变复发。7月7日在鼻内窥镜下经右侧后组筛窦进路,右侧球后病灶清除。眼眶,鼻窦置管引流加灌洗,术中见后组筛窦球后有大量肉芽组织样物充填,伴有干酪样分泌物,病检报告同前,术后保留引流管,每日抗霉菌药物灌洗。1月后患者因头痛、低烧,神情淡漠收住内分泌科,复查CT,MRI右眼眶筛窦,颅内弥漫性团块状软组织影,经治疗无效于2006年9月7日死亡。
讨论:曲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常寄生于上呼吸道和鼻窦,为条件致病菌,多为严重免疫功能低下或消耗性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一旦侵入颅内则预后不良,也是重要的死因【1】,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类似于普通炎症,常单侧发病,CT示:致密软组织块影,骨质有破坏,最后病检证实。眼眶曲菌感染的报道少,该患者为鼻源性感染,目前,治疗以手术为主,以彻底清除病灶及病变组织,术后彻底引流,但是缺乏一种特异性强且价格适宜的抗曲菌药治疗。该患者病变为黏膜内生长,先多窦性感染,然后向眼眶,颅内生长,属于侵袭型,预后差。
声明:本站独家报道,转载须标明来源“中华眼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