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强 李珊 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眼科
目的 找出我国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病因中散光的最佳危险值。
方法 诊断性试验,用ROC(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诊断点实验找出最佳危险值。病例选用2002-2004年间我科验光室中记录及弱视门诊中,全部由梁隆芬老师验光的147例患儿294眼,纳入标准:5-7岁首次验光记录,未经治疗,查视力配合,复合性的选远视≤+1.00DS,近视≤-1.00DS,散光值≥0.50DC,排除斜视性弱视、剥夺性弱视、屈光参差弱视患儿。先天性弱视患儿无法排除。均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测远视力,视力≤ 0.8者涂用 1 %阿托品眼膏,每日 3次,12次后检影验光。弱视诊断金标准按照1996年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制定标准。
统计方法:SPSS10.0中的“ROC CURUE模块”,统计双盲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147名共294眼的资料, ROC曲线示最佳点是1.25DC-1.50DC之间,诊断点显示适合普查筛选要求(敏感度≥95%)是散光≥1.00DC;适合诊断的危险值(特异度≥95%)是散光≥1.50DC,1.25DC,1.50DC和1.75DC 组的约登指数最大且相等。最佳点在1.25DS与1.50DS之间结论 散光引起弱视的最佳筛选标准有2个,1.适合普查筛选要求是散光≥1.00DC;适合诊断危险值的筛选标准是散光≥1.50DC;
讨论 散光导致弱视的诊断筛选标准中美国、英国的均是≥1.50DC[5.6]。我国弱视的散光诊断标准≥2.00,应是设置过高。根据本文结果,我们有理由认为本结果和以往的实践结果相符;同香港等华人地区结果相符;同国外的标准是一致的。
声明:本站独家报道,转载须标明来源“中华眼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