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继续教育 → 相关政策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让医学生实践学习“更从容”

http://www.cnophol.com 2009-3-5 9:52:01 中华眼科在线

    3月3日,记者采访全国政协委员张庆文时,她提出,由于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体系不合理,造成了医学生就业难、毕业生上手难等现象,应该让更多的医学生参与临床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当天,她提交了提案《关于推广医学教育长学制,推迟就业时间、提高服务质量的建议》。

  张庆文提出,医学生就业的走势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在校培养的质量,而在校培养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年限。医学行业的高含金量和高风险性,医学教育的复杂性和生命的脆弱性已为世人所认同。

  政协委员王执礼在《加强科技创新工作推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进步和发展》的提案中提出,应试性科研机制正扼杀着科技创新精神。“我国几十年如一日的应试教育方法,只考察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

  医学教育学制改革源于就业难

  担任成都中医药大学发展研究中心和高教研究所一把手的张庆文给记者摆出了一系列数字来说明实施医学教育长学制的必要性:2009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610万名,即使没有金融危机,按过去几年高校毕业生一次签约率平均为70%计算,今年将有近200万名大学毕业生面临毕业无工作。对医学院校而言,2007年全国举办医学门类专业的高等本科院校有281所,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医学门类在校学生达到138.6万人。2007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显示,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6.68%,在所有学科大类中,医学类学生就业率排在最末位,低于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2008年12月22日某报报道临床医学成为四川本科毕业生月收入最低的专业,毕业半年后的月薪仅为1323元(含实习收入),低于省内本科生平均月收入2298元。

  医学培养“实践时间”缺位

  “5年制本科培养模式最终导致毕业生动手能力弱,1/3的课程学习是硬性规定的课程,比如马列主义等思想教育课程。还有1/3的学习课程是外语、计算机等非医疗专业课程。毕业当年,毕业生还会拿出1/3的时间为工作奔波。这样算下来,真正学习医学科目的时间少之又少。”张庆文解释,在5年制的教学过程中,实习期安排一年,且临近毕业阶段,学生安心实践的时间太少,真正应该在实习期间完成的训练实际到了上岗后还很生疏。一般而言,5年制医学本科生毕业后,医学教育并未完成,起码还要再经过3年到5年的“住院医师培训”,才能成为一名基本合格的医师。因此客观上也造成医学5年制本科及以下学制的医学毕业生适应岗位的能力较差。

  王执礼提出,许多年轻医生临床基本功不扎实,不能为病人进行正规的、严谨的诊治。这就造成了大医院基本不需要本科毕业生,而在小医院或基层医院,刚离开校门的医学生几乎不能胜任独立的工作。

  把时间还给医学生

  张庆文在提案中指出,作为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我们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医学学制体系,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忽视医学教育和卫生人才成长规律,而且我们还需要研究医学教育与医学就业的深层次问题。要重视并切实抓好医学教育的实践教学,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医学生的就业数量与质量。张庆文提出调整医学本科学制的建议,即推行目前在校医学本科生1/3进入医学长学制,今年开始扩大医学新生长学制生比例。其次,延长的学制主要用于强化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即延长实习轮转期,增加医学生的临床经验和临床信心,增强毕业生到社区、到基层医院工作的医疗综合能力。

(来源:健康报)(责编:zhanghui)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医学,医学教育)的信息
      热门图文

    时髦烟熏妆的新画法

    眼部保养 让你“睛”彩

    五大“杀手锏”终结你

    倾力总结美貌后天养成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