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聪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院
第一节 先天性眼球震颤
一、先天性眼球震颤的类型 显性眼球震颤—约80% 隐性眼球震颤—约15%(包括显-隐眼震) 混合性眼球震颤—约5%。 二、先天性眼球震颤的发病 多发生于3~4月龄,最晚至十几岁至成人发病; 多发生于白化病,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全色盲,先天无虹膜,高度近视,斜视、视神经发育不全,Leber′s病,Down综合征。 三、先天性眼球震颤的分类 Cogan分类: 感觉缺陷型(sensory defect nystagmus) 运动缺陷型(motor defect nystagmus) (一)感觉缺陷型 (二)运动缺陷型 病因:中枢神经传出机制异常,多位于运动控制中枢或其路径上。 特征: 1. 存在中间带(null point, neutral zone,privileged area)也称休止眼位。 2. 少合并眼部异常改变; 3. 震颤方向多为水平、冲动型,少数为垂直性眼震。 四、眼震的临床检查 (一)询问病史:发现时间,是否存在晃动视。 (二)临床检查 1. 视力及屈光检查 必须检查单、双眼视力,包括:头正位及代偿头位、裸眼及矫正后的视远、视近视力。 2. 斜视检查(见斜视有关章节) 3. 眼震电图(ENG)检查 EOG检查原理 ENG检查电极安放方法 ENG检查观察内容: (1)眼球震颤类型; (2)眼球震颤规律; (3)眼球震颤频率; (4)在双眼注视远方、视近集合等情况下震颤否减弱或消失; (5)改变头位是否影响震颤; (6)“集中注视”时眼球震颤是否加剧; (7)单眼及双眼注视时对震颤的影响; (8)遮盖或闭眼对眼球震颤的影响。 4. 三棱镜中和(耐受)实验 5. 代偿头位检查 6. 双眼视功能 (三)眼球震颤的主要代偿机制: 1.通过双眼持续性的内转神经冲动抑制眼球震颤。 2.通过持续增强成对配偶肌的神经冲动抑制眼球震颤; 3.通过反向摇头补偿眼球震颤; 4.通过双眼视觉抑制眼球震颤 ; 5.通过双重抑制机制抑制眼球震颤; 第二节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 (nystagmus blockage syndrome,NBS nystagmus dampening syndrome,NDS)
由Cianaia,A(1962年)最早报告,Adilstein,F & Ciippers,C 命名。该病是一组为了抑制先天性眼震,提高视力,取集合眼位的征候群。 主要体征: 1. 眼球震颤 先出现先天性水平显性(少有隐性)冲动性眼球震颤。眼震强度随着眼球的集合及内转而减轻或消失,随着眼球的分开和外转明显加重。 2.内斜视 当视觉发育到欲明视的月龄,突然发生单侧眼(少有双侧)内斜视,内斜视出现在眼震之后。 3.代偿头位 4.假性展神经麻痹 伴随特征 1. 单眼者较多,故常合并单眼弱视,这一点与先天性内斜视不同。 2. AC/A正常。 3. 可合并其它斜视(DVD等)及神经系统异常。
第三节 隐性及显-隐性先天性眼球震颤 Latent and Manifest-Latent Congenital Nystagmus
1. 隐性眼震当双眼视网膜成像的质量显著不同时,会触发眼震。例如:单眼时激发眼震,双眼开放时无或减轻。 2. 双眼集合时眼震振幅减小,分开时增大,快相指向注视眼侧。 3. 显-隐性眼震 第四节 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治疗
治疗目的 1. 稳定眼球,改善视力 2. 减轻代偿头位 3. 降低震强(希望借此稳定眼球震颤、减轻晃视、提高视力)。 治疗指征 1 .存在明显中间带; 2 .代偿头位的扭转角稳定; 3 .代偿头位视力比正前方提高2行以上; 4 .三棱镜中和试验能改善头位; 5 .眼震值稳定。 (一)药物治疗 (二)负镜片治疗 (三)镜片及接触镜治疗 (四)三棱镜矫治 (五)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 1. 将中间带移位至正前方,消除头位,改善外观;就代偿头位的长期疗效而言,手术的效果最佳; 2. 减轻振幅; 3. 使患者能用眼震最轻的方位注视正前方,增强正前方视力,减轻视疲劳。 手术时机 以6~10岁为最佳。 手术针对性 1. 降低眼震强度的手术 2. 解决代偿头位的手术 A.水平代偿头位矫正法 B.下颌上举或内收代偿头位矫正法 C. 头位倾斜代偿头位矫正法 3. 眼震阻滞综合征的手术
声明:本站独家报道,转载须标明来源“中华眼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