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动物性眼外伤在农村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1982年1月~2004年12月收住的128例动物性眼外伤患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动物致眼外伤分三大类:即以造成机械性损伤和感染为主的动物;造成中毒效应损害为主的动物;造成以生物组织反应为主的动物。结论 眼部损伤严重,部分合并有严重全身并发症,致盲率高,加强宣传防范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动物性眼外伤;临床特点
动物致眼外伤是农村常见的眼外伤之一,为了探索动物性眼外伤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对我院1982年1月~2004年12月收住的动物性眼外伤患者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82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眼外伤患者3606例,其中动物性眼外伤128例,占3.55%。男102例,女26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72岁;右眼78例,左眼50例;就诊时间最短1h,最长3天。
1.2 动物致眼外伤种类 见表1。
1.3 眼部受伤情况 见表2。
1.4 全身合并症 本组病例合并全身症状:发热30例;鼻骨骨折9例;颌面外伤18例;脑外伤6例;脑脓肿1例;肋骨骨折3例;失血性休克3例,其他全身不适症状27例。
表1 动物致眼外伤种类情况 (略)
表2 动物致眼外伤眼部受伤情况 (略)
1.5 治疗方法 根据眼部及全身受伤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在局麻下或全麻下行清创缝合术,并给予抗感染、皮质类固醇、止血、扩管、神经营养剂、能量合剂等治疗;部分病例给予抗休克、抗过敏、解毒、狂犬疫苗治疗;并根据眼部情况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玻璃体切割术、小梁切除术、眼球摘除术、眼内容物剜除术、泪小管断离吻合术等。对合并全身其他外伤者应请相应的科室协助诊治。
2 结果
见表3。
表3 128例动物致外伤治疗前后视力比较 (略)
3 讨论
动物致眼外伤是我区常见的眼外伤,占同期眼外伤的3.55%。动物致眼外伤是指动物或动物肢体的某部分、动物毒素及动物携带的病原菌与眼部接触引起的机械性、中毒性、变态反应性和感染所致的眼及全身损害[1]。根据动物所致的眼外伤,临床上分三大类:即造成机械性损伤和感染为主的动物(鸟纲类、家禽家畜类);造成中毒效应损害为主的动物(如蜘蛛、蜂类、隐翅虫等);造成以生物组织反应为主的动物(如动物皮毛、昆虫肢体及毒液)。
分析本组病例资料具有以下特点:(1)动物致眼外伤以春夏两季多见,农村患者居多;(2)家畜类动物如牛、马、羊致眼外伤多见于成人,家禽类、鸟纲类、蜘蛛、蜂类、宠物致眼外伤多见于儿童,老鼠致眼外伤多见于新生儿;(3)眼部受伤程度重,往往累及眼部多部位组织,尖嘴动物以角膜穿孔伤、外伤性白内障为甚,大型牲畜以眼球破裂、眼睑撕裂伤为多,本组病例眼部受累达18种以上,仅眼球破裂8例。(4)全身并发症多且严重,如马蹄、牛角致伤往往合并脑外伤、颌面部组织损伤、失血性休克[2],蜘蛛(尤其是黑寡妇)、蜂类致伤合并有全身中毒症状[3]。(5)感染是动物致眼外伤极易发生的,几乎所有病例均出现局部或全身不同程度的感染,尤以马蹄、牛角、鱼致伤感染为甚。(6)治疗复杂,病程长,且有些外伤涉及多科,部分病人预后差。
动物性眼外伤治疗原则是清创缝合、清除未吸收毒素、解毒、减轻毒性反应、促进毒素排泄、抗过敏、抗休克、预防和抑制炎性反应。对于由狗猫所致的外伤易患狂犬病,老鼠所致的外伤可致出血热。并根据眼部受伤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及扩管、皮质类固醇、神经营养剂、维生素等治疗。
加强宣传教育是减少动物致眼外伤的关键。告诫儿童远离动物、少玩宠物,尤其是尖嘴动物,禁止捅蜂窝、捉蜘蛛,管好家禽家畜。一旦受伤,应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 张效房,杨进献.眼外伤学.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465-467.
2 谭代荣.蜘蛛致眼损伤18例临床分析.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0,12(5):491.
3 谭代荣.马蹄致严重眼损伤.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2,14(5):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