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 803 PO0017
先天性全白内障晶体和透明晶体蛋白双向电泳差异比较
陈辉,朱思泉,郁梅,唐思梦,孙兢,陆惠,凌宇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100730
目的:应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先天性全白内障晶体和透明晶体蛋白质组的差异。
方法:应用钝头16号针头抽取白内障手术中的不同年龄先天性全白内障晶体和脱位透明晶体材料,另外部分透明晶体材料从眼库中获得。晶体材料用包含7M尿素,2M硫脲,4%CHAPS,1%DTT,2%两性电解质的裂解液溶解后离心,获取上清液,然后行固相pH梯度(IPG)等电聚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晶体中的蛋白质,电泳后的凝胶用Imagescanner扫描仪300bpi透射方式扫描,扫描图像使用ImageMaster 2D Platinum 5.0 图像分析软件分析,比较两组间的蛋白质组成差异。
结果:人眼晶体蛋白的主要分布在等电点pI5~9,分子量Mw14kD~90kD的范围内,高丰度的蛋白主要集中在pI6~8,MW14kD~30kD之间。透明晶体组中平均检出蛋白斑点的136±12个,先天性全白内障的晶体平均检出蛋白斑点199±23个。在pI5.0~7.25,MW50kD~80kD的高分子量区间内先天性全白内障晶体组具有较多的蛋白表达,在 pI 6.7~7.7,Mw19kD~29kD间的区域内,先天性全白内障晶体的部分正常蛋白点消失,而在pI7.1~7.6,Mw15kD~17kD区间存在一些新的小分子量的蛋白点。
结论:应用双向电泳技术能够较好的分离人眼晶体的蛋白质,先天性全白内障晶体在高分子量的蛋白质成分明显多于透明晶体,同时先天性全白内障的部分正常晶体蛋白发生缺失,并出现新的小分子量的蛋白成分。
声明:本站独家报道,转载须标明来源“中华眼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