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常见致盲眼病之一,该病被列为我国三大康复对象之首。2002年1月~2003年3月笔者对105例(130眼)白内障患者施行表麻下白内障囊膜上劈核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该手术时间短,超声乳化能量低、术后并发症少、视力提高快,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施行超声乳化术的白内障患者201例(252眼)分为2组:治疗组表麻下囊膜上快速劈核超声乳化术105例(130眼),男46例(58眼),女60例(72眼),年龄39~84岁,平均66.6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16眼,并发症14眼。对照组非囊膜上劈核超声乳化术96例(122眼),男46例(57眼),女50例(65眼),年龄38~82岁,平均64.32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10眼,并发性白内障12眼。
术前视力:治疗组,光感至眼前手动46眼,眼前指数~0.1的54眼,0.2的11眼,0.3的19眼。对照组:眼前指数~眼前指数45眼,眼前指数~0.1的52眼,0.2的18眼,0.3的7眼。
按LOCSⅡ级,对晶状体核混浊积度和颜色分级,治疗组Ⅱ级核58眼,Ⅲ级核72眼。对照组Ⅱ级核51眼,Ⅲ级核71眼。
用国产KN-8000A超测眼轴长度,国产YT2A角膜曲率计,根据SRK-Ⅱ公式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
1.2 手术方法 治疗组手术前1h复方托品酰胺散瞳,15min1次,共3次,以0.5%盐酸奥布卡因作表面麻醉。在日本产托普康手术显微镜下,以美国产爱尔康u-Ⅱ型超声乳化仪施行手术,于上方角膜缘后1.5mm作3mm宽巩膜遂道切口至角膜缘内1mm,穿刺进入前房,前房内注入透明质酸钠(上海产建华牌)3点或9点角膜缘作辅助切口,连续环形撕囊,直径6mm,水化分离囊下皮质将核翻转至囊膜上,用超声乳化头和劈核刀以拦截劈核法将核分为1/2~1/4~1/8等,并进行乳化吸出,抽吸晶状体皮质扩大切口,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缩瞳、切口自闭或缝合1针,常规球后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3mg。对照组不作翻核及囊膜上操作,其余操作相同。
囊膜上劈核130眼均进行Ⅰ期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
2 结果
2.1 两组晶状体乳化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晶状体超声乳化时间比较 (略)
2.2 视力 治疗组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5者98眼(75.4%),对照组术后第1天视力≥0.5者87 眼(71.31%),χ 2 =0.36,P>0.05。2.3 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见表2。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术中、术后并发症 (略)
3 讨论
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普及,在术中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和最低超声能量将晶状体吸出,从而减少超声能量对眼组织的损伤,是每一位手术医生所关注的问题。笔者采用表麻下囊膜上劈核超声乳化术。其优点是:(1)采用表面麻醉,简化了操作,缩短了时间,减少了麻醉并发症的发生;(2)囊膜上劈核将晶状体翻转到囊膜上,打破了囊袋的限制,手术空间大,减少了后囊破裂的发生率;(3)大的环形撕囊(6mm),易于将晶状体核翻转到囊袋外,便于操作且可减少小的撕囊口引起的术后前囊收缩综合征;(4)将晶状体核机械劈成1/4~1/8,易于超声乳化降低了使用的超声能量,减少了超声能量对眼内组织的热灼伤,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本方法便于掌握,是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一种可行术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