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文献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15例报告

http://www.cnophol.com 2009-7-6 15:22:31 中华眼科在线

    【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中13例治愈,占86.7%;好转2例,占13.3%。结论:鼻内鼻腔泪囊吻合术效果优于眼科鼻外手术方法,具有临床效果好,操作简便,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面部无瘢痕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鼻内窥镜;鼻腔泪囊吻合术;泪囊炎

  Dacryocystorhinostomy under endoscope treating chronic dacryocystisis on 15 cases

  JU Shan-de,SUN Wei-guang,MA Yan

  Qianwei Hospital of Jilin Province,Changchun 130012,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method of treating chronic dacryocystisis with dacryocystorhinostomy under endoscope. Method  The clinical data of 15 cases with chronic dacryocystisis accepted dacryocystorhinostomy through nasal cavity and lacrimal sac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13 cases cured and counted for 86.7%, 2 cases improved and counted for 13.3%. ConclusionDacryocystorhinostomy under endoscope has better effect than ophthalmology-nasal operation, and with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manipulation, fewer hemorrhage and  no scar in face after operation.
   
  Key Words:Endoscop;Dacryocystorhinostomy; Dacryocystitis

    泪囊慢性炎症或外伤等其他原因致泪道阻塞、溢泪是眼科常见病症,既往:眼科大多采用鼻外入路泪囊鼻腔吻合术,其失败率约为3%~15%,且面部皮肤留有瘢痕。1989年后MCDonogh等[1]发明了鼻内窥镜下实施鼻腔泪囊吻合术,为慢性泪囊炎手术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2005年1月~2007年1月我们应用鼻内窥镜施行鼻腔泪囊吻合术15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6例,女9例;年龄21~78岁,平均58.8岁。其中1例是鼻外伤致泪道阻塞者,其余14例是慢性泪囊炎导致泪道阻塞,术前均经眼科多次治疗无效且泪道冲洗均不通畅。

  1.2  手术方法:术前行鼻泪管、泪囊造影,以了解泪囊、鼻泪管情况,全部病例均有鼻泪管阻塞。手术采用鼻窦内窥镜(0°,30°)及鼻窦手术器械、冷光源、全自动鼻窦电动骨钻、电视监视仪。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患者取平卧头后仰位。以1%地卡因肾上腺素棉片表面麻醉局部鼻腔黏膜,2%利多卡因加少许肾上腺素行筛前神经及中鼻道入口前方骨膜下浸润麻醉,以中鼻甲前部附着处为上界,以钩突基底为后界,以下鼻甲基底平行线为下界,用镰状刀切除鼻黏膜暴露鼻腔外壁骨面,暴露上颌骨额突及泪骨的接合骨缝,以骨缝为中心用电钻磨除骨质约1.0cm×0.8cm,用泪道探针自下泪点探入泪囊,向鼻腔顶起泪囊内壁并探明泪囊内壁范围,用镰状刀呈“[”型切开泪囊壁,向内翻转于钩突黏膜上,用止血钅夌填压止血并固定内翻的黏膜瓣。隔日在鼻内镜下清理鼻腔内分泌物、血痂、水肿黏膜及肉芽组织,术后1个月即可每周复查及冲洗1次,持续1个月后改为每2周复查冲洗1次,持续2个月。

  1.3  术后疗效判断标准:治愈:患者无溢泪及溢脓,冲洗泪道通畅,鼻腔泪囊吻合口黏膜上皮化;有效:仍有溢泪及溢脓,冲洗泪道通畅,鼻腔泪囊吻合口黏膜上皮化,但造口狭窄;无效:仍有溢泪及溢脓,冲洗泪道不通畅,鼻腔泪囊吻合口黏膜粘连。以术后3个月状况判定疗效。

  1.4  结果:本组15例随访3个月~2年。13例治愈,无溢泪,冲洗泪道通畅,压迫泪囊无脓液流出;2例术后2个月出现溢泪及溢脓,冲洗泪道通畅,鼻内窥镜检查吻合口极为窄小,压迫泪囊有脓液流出,术后3个月在局麻下行用鼻内窥镜实施激光泪囊造口扩大术而治愈。

  2  讨论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之一,既往手术多采用经鼻外入路行泪囊鼻腔吻合术,但鼻外入路需切断内眦韧带,二次切开泪囊壁,故可影响术后泪囊正常功能,即唧筒作用丧失[2]。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目的是把泪囊与鼻腔黏膜直接吻合,使分泌物和泪液由泪囊直接到达中鼻道,从而治疗慢性泪囊炎,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优点:①由于泪囊内壁与中鼻道前部仅有一骨相隔,故经鼻内进路最便捷;②手术无需切开皮肤、肌肉、内眦韧带及损伤内部血管等,术中周围组织干扰轻,故术中出血明显少于鼻外术式,且术后鼻内外反应均较轻;③该术式经鼻内手术,面部无切口、疤痕,符合当今社会人们对美容日益提高的要求,患者易于接受。

    准确确定泪囊在鼻腔外侧壁的投影位置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3],我们认为,其上界在中鼻甲附着处前缘,后界为钩突前缘与鼻腔外侧壁附着处,由此向前约10mm,中鼻甲附着处前缘向下约12~15mm,在此范围内切开黏膜最容易找到泪囊内壁的上额骨额突及泪骨连接之骨缝,向上即是鼻堤,此处骨质组织较厚易出血。向后是后泪嵴,易损伤纸样板入眶,磨除泪囊骨壁后常见略显蓝色的泪囊壁,可用泪囊探针自下泪点探明并确认泪囊大小,可行“[”型切开囊壁。在囊壁瘢痕化囊壁厚韧无法形成黏膜瓣时,也可用激光造孔,此时,注意不要损伤囊内其他黏膜。

    术后的局部清理和自泪小管冲洗泪囊极为重要。本组2例,术后2个月出现溢泪及溢脓,冲洗泪道通畅, 鼻内窥镜检查鼻腔泪囊吻合口黏膜上皮化,造口狭窄,经局部处理、冲洗月余无法改善,只能行激光扩大吻合术,置入扩张管半个月,定期复查冲洗,连续3个月后治愈。因此,术后必须定期到医院复查、冲洗至少3个月,方能保证手术疗效。

【参考文献】

   [1]韩德民,主编.鼻内窥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1~155.

  [2]周 兵,唐火斤.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附35例疗效分析) [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94,1(2)∶80.

  [3]管志伟,尹志军,张 敏.普通额镜下鼻内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

(来源:互联网)(责编:zhanghui)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鼻内窥镜,鼻腔泪囊吻合术,泪囊炎)的信息
      热门图文

    眼部瑜伽除掉细纹黑眼

    黑眼圈超详细解决方案

    让眼睛抓住青春“不放

    今夏最抢镜的火辣活力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