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代表仅仅是给药厂卖药的吗?近日,中国药师协会在上海公布了全国首个临床医师对医药代表专业化程度调查的结果,调查显示,全国各地的医生、院长对于医药代表的现行做法不满意,认为他们弱化了药学领域的服务,工作重点仅定位在售药一个环节。
医生不认同医药代表的专业素养
这些年在中国,医药代表的行业形象被大大丑化。一谈起这个行业,人们总觉得有点“灰色”,无论是医生还是医药代表本身,对这个行业的业务范畴讳莫如深。在外人眼里,他们又与商业贿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做了8年医药代表的丁先生说:“我们现在处境尴尬,社会地位也不高。”丁先生说,在国外,医药代表是一个非常有尊严和社会地位的职业,他们有专业知识,是医和药之间的纽带。
中国医师协会杨文琳介绍,医药代表在售药的同时其实还应该承担起两类责任,一是向医师详细而公正地介绍药品的信息;二是负责收集药品使用过程中的信息,其中包括药品不良反应等等,并反馈给制药企业,帮助他们重新对药品的功效进行研究。
然而在调查中,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三级医院医生普遍对医药代表的专业服务能力表示不满意,其中对医药代表在“客观科学传递信息”方面表示满意的仅为52%,在“注意收集药物使用情况及不良事件信息”环节上,满意度仅为48%。
据了解,国外药品不良反应的信息,有90%来自医药代表,而中国的药品不良反应资料均来自医院,药企极少向国家和各地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不良反应事件。医生们认为,医药代表的大部分时间只用于推销药品,而药学服务的能力和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源头不正”染灰了整个行业
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天的局面?丁先生坦言,国内医药代表的行业源头不正是最大的原因。他说:“国内药品行业的竞争并不是专业素养上的竞争,而仅是价格上的竞争。”
丁先生在8年的行业生涯中既在国内药企做过,也在国外药企做过代表。他最大的感触是,国外药企有药学服务推广的需要,而国产药并不需要。
国外药企的药品很多都是原研药,也就是这个药品的第一研发者。他们有雄厚的药学研究力量和先进的药学理念,医药代表在推广这些药物时,也向医生传递了新的药品和临床医学的知识。而国内药大多是仿制药,一部分仿制能力还很低,药企根本不需要有专业素养的医药代表,只要会“公关”、会销售即可。这样的医药代表自然也就讲不出什么药学理念。
“前些年中国药品市场这么乱,医药代表要生存,很多‘灰色’行为自然难以避免。”某药品代理公司的李先生说,“越是小的医院,此类情况往往越突出。”
建议医药代表推行职业准入制度
据了解,医药代表目前在医院的活动形式开始转变。他们对于医院和医生的支持和公关活动更多地表现为赞助医学学术活动,组织“医”和“药”之间的专业学术交流。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蔡忠军认为:“医药代表的职业行为规则必须规范化和透明化,以形成良性平等的医药交流平台。”
专家建议,应当加快医药行业的职业准入工作。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销售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辅助医疗机构合理用药。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常务副主任杜文民说:“如果医药代表根本不懂药,他们就不可能具备收集药品不良反应的意识和资质。”他表示,近年连续发生的国内药企药品不良事件,药企必须要承担相应责任。
蔡忠军表示,对于医药代表准入制度的推行,政府应当起到指导的作用,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由中间机构进行相关专业培训。
“如果医药代表不了解药品研发的最新信息,至少也要懂得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问题,有指导合理用药的能力,不要让患者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伤害。”杜文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