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毫针透刺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属中医的“暴盲”、“血淤证”等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本证多由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治疗上多采用维生素类、止血药物,疗效尚不肯定。近期我科采用毫针透刺的方法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73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6个月;双眼发病者15例,单眼发病者17例。
对照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74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7个月;双眼发病者13例,单眼发病者17例。
1.2 疾病分类
治疗组中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者15例,属分支阻塞者17例。对照组中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者14例,属分支阻塞者16例。
1.3 辨证分型
治疗组中肝胆火炽型10例,气滞血淤型9例,阴虚火旺型9例,气血亏虚型4例。对照组中肝胆火炽型9例,气滞血淤型8例,阴虚火旺型10例,气血亏虚型3例。
2 治疗方法与结果
2.1 治疗方法
针具:1.0~1.5寸毫针。主穴:攒竹、睛明、丝竹空、太阳。配穴:肝胆火炽配光明,气滞血淤配太冲,阴虚火旺配三阴交,气血亏虚配足三里。
操作规程:治疗组:用75%酒精做穴位消毒,主穴取患侧,配穴取双侧。用1寸毫针从攒竹穴刺入,向下透睛明,进针约0.8寸,再用1.5毫针从丝竹穴向太阳穴方向透刺约1寸,光明、三阴交、足三里,均用1.5寸毫针直刺1寸左右,太冲穴用1寸毫针直刺0.8寸,然后留针30 min,每隔5 min行针1次,起针后用干棉球按压片刻。对照组:蝶脉灵注射液30 ml兑入0.9 %生理盐水250 ml中每日1次静滴。
2.2 疗效标准
根据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判定标准制定:
①临床治愈:视力恢复1.0以上,或恢复发病前视力,眼底出血基本吸收,眼底血管荧光造影静脉基本正常。②显效:视力提高4行以上,眼底出血大部分吸收(1/2~2/3),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充盈时间有明显改善,中医证型中有3个以上主症明显改善。③有效:视力提高2~3行,眼底出血吸收(1/3~1/2),眼底血管荧光造影静脉充盈时间有所改善,中医证型中有3个以上主症改善。④无效:视力无变化或下降,眼底出血无变化或增多,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无变化或恶化,中医证型中主症无改善。
2.3 结果
见表1 表1治疗结果治疗结果卡方检验表明治疗组的显效率(71.4%)与对照组的显效率(51.2%)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治疗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
2.5 疗效与疾病类型的关系表2疗效与疾病类型关系
3 讨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属眼底出血,《审视瑶函》中认为其原因有三:“曰阴孤,曰阳寡,曰神离。病于阳伤者,缘忿怒暴悖,恣食酒辛,好燥腻及久患热病痰火人得之,则烦躁秘渴。”现代医学认为多由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属“阳伤者”,其治疗以平肝降火、凉血止血、活血化淤为大法。针刺不仅具有活血化淤、通经活络之功效,现代医学认为针刺可有效地解除血管壁平滑肌的痉挛,恢复血管的舒缩功能,从而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障碍。总之,运用针刺辨证治疗本病,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相结合,标本同治,操作简便,经济安全,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彭清华.中医中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研究概况[J].江苏中医,1988,9(9):417-421.
〔2〕魏湘铭.视网膜静脉阻塞31例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1988,12(4):17-18.
〔3〕刘孝书,李春元.中药为主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216例报告[J].中医杂志,1989,30(10):38-39.
〔4〕庞万敏.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体会[J].辽宁中医杂志,1989,13(10):1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