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娜,黄德磊,郝继龙
【关键词】 角膜;甘油脱水;板层;移植
绿脓杆菌性角膜性溃疡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可短时间内破坏整个角膜,预后不佳。笔者在用药物基本控制炎症,细菌培养阴性后,施行甘油脱水保存角膜,治疗性板层移植术19例,收到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供体年龄最大49岁,最小21岁,死亡原因均为急性猝死。供体年龄分布情况21~31岁16例,32~41岁2例,42~49岁1例,均为男性。受体男12例,女7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17岁。
1.2 角膜保存和使用方法 供体死亡后6h内(冬季24h内),常规无菌操作下摘除眼球,术前用0.25%氯霉素眼药水反复冲洗结膜囊。取一广口磨口玻璃瓶,底放一块纱布环,外面用较厚的纸包上,用细绳将瓶口周围缠上,高压灭菌后备用,在取眼球前放入生理盐水200ml,庆大霉素40万U,将摘除的眼球角膜向上放在瓶内封闭,然后在无菌操作下制作角膜片,先用1‰庆大霉素冲洗眼球,然后制作3mm巩膜的角膜片,置于0.5‰庆大霉素生理盐水中浸泡30min,置95%的灭菌甘油5ml瓶内24h,再转移至为一瓶同样的甘油中,用火棉胶封闭,在4℃冰箱保存备用。19例供体层角膜保存长达17~62天,最短7天。
1.3 手术方法 手术取出保存的板层角膜,经生理盐水冲洗净甘油后,置1‰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溶液中复水30min,将脱水的角膜片缝在纱球上继续复水。常规术眼消毒,结膜囊用0.5‰庆大霉毒溶液冲洗,球后及球结膜上下直肌附着点麻醉。根据病变的大小用大于病变1mm的环钻切除病变,尽量切干净。根据植床的大小及形态,取等大的植片,用10-0尼龙线间断或连续缝合,术后4周拆去缝线。
1.4 随访 经过1~5年随访,19例手术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有4例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经过对症处理,植片仍保持板透明状态。
2 典型病例
患者,女,18岁。3天前右眼被打气管的气流击伤,当时无不良反应,次日感到眼痛,畏光流泪,视力模糊。检查:右眼前手动,左5.0,光定位准确,红绿色觉可辨。眼睑肿胀,球结膜高度水肿,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正中央有7mm×7mm大小的盘状浸润,角膜中心有较深的溃疡并有黄绿色分泌物,溃疡深达实质层,全角膜水肿,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初步诊断为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治疗:立即给多粘菌素B(1万U/ml)及3%链霉素,每日各6次点眼,1%阿托品液散瞳,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多粘菌素B及链霉素,每日3次,3天后细菌培养为绿脓杆菌感染,对庆大霉素、多粘菌素高敏,继续治疗7天,细菌培养为无菌生长,角膜溃疡仍不修复。于发病第13天用甘油脱水存的角膜作了治疗性板层角膜移植,术后植片透明,随访观察4年,视力4.9,植片透明。
3 讨论
笔者所遇到的病例,均经实验检查为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有的病情非常严重,其中一些病例需做眼球摘除或结膜遮盖术,收治的19例中,患者眼球完全保住了,视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对于角膜板层材料的获取和保存均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由于在尸体上摘除眼球或者直接剖取角膜板层组织,有时在现场难以达到可靠的无菌操作。故在保存前再用0.5‰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浸泡30min,术中采用同样溶液复水,基本上达到了保存角膜的无菌要求。在制作甘油脱水的角膜片及更换甘油时均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将最后保存角膜片的甘油用2个棉签分别蘸一滴做细菌及霉菌培养,如果有细菌生长,此角膜片便废弃不用,这点非常重要。
绿脓杆菌性角膜炎溃疡多发生在角膜外伤后。所以在外伤后或角膜异物取出后,应用广谱抗生素很有必要,如角膜外伤后溃疡不愈合而且迅速恶化,出现坏死与脓疡必须考虑到有绿脓杆菌感染之可能。应立即做结膜囊分泌物,特别是溃疡之坏死组织的细菌培养,并做药敏试验,争取早期有效治疗。一定要待细菌培养阴性后再行治疗性板层角膜移植术,否则炎症扩散,最后导致毁掉眼球。
由于甘油脱水保存的角膜板层组织没有生物活性,对细菌缺乏抵抗力,因此不但取材及保存时要严格无菌操作,而且包眼时间需较新鲜板层移植术后长一些,以保证手术效果。在治疗的19例中无一例发生感染。
甘油脱水保存的角膜板层主要用于治疗性角膜移植术,手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控制原发病,保存眼球和改善容貌,保存视力功能。所以手术效果难以单从术后的视力恢复和提高程度去评价。对该种保存角膜远期疗效的评价,也在于其对原发疾病的控制和视力的保存率。
在少数有眼库的国家及我国较发达的城市,大都采用新鲜角膜行板层角膜移植。但我国无固定新鲜角膜来源的条件。所以甘油脱水保存角膜板层很有实用价值,该方法设备和操作简便、经济,便于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