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光学 2968 PO0717
一例明视觉异常患者的主观视功能与ERG的研究
袁一民 林冰 刘晓玲
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325027
目的 分析一例主诉明视觉异常20余年的女性患者的各项视功能检查及标准ERG和特殊ERG检查结果。
方法 详细询问该患者病史,完善眼部检查,进行视力、对比敏感度、色觉、视野等视功能检查,记录并分析标准ERG、暗视ERG、明视ON-OFF反应曲线,并与一同年龄段正常女性的ERG曲线进行比较。
结果 该患者为女性,33岁,主诉自觉白天视觉范围缩小,视物不清,在阳光下更为显著,而黄昏及夜间视力较好,20余年来上述症状未见明显变化;否认家族中类似病史,否认父母近亲婚配,否认药物服用史及射线接触史。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未见异常改变(图1)。室内普通照明下,双眼矫正视力均为1.0,对比敏感度显示高频段轻度下降,色觉正常,视野显示视野中心12 范围敏感度正常,12 外的敏感度普遍性降低。Patten-VEP示P100波的潜伏期及振幅均在正常范围。标准ERG显示单纯的视杆细胞反应振幅在正常范围;最大混合反应b波幅值和振荡电位Ops幅值均明显降低,最大混合反应b/a=1.6;明视视锥细胞反应和30Hz闪烁光反应呈熄灭型(图2),双眼反应无明显差异;暗视ERG反应曲线显示随刺激光亮度增强,a波幅值增加缓慢;b波幅值不升反降(图3)。明视状态下的ON-OFF反应与正常眼一致。
结论 该患者虽然标准ERG的视锥细胞反应和30Hz闪烁光反应呈熄灭型,但其它各项检查结果均与常见的视锥细胞营养不良不一致,提示患者仅在黄斑区保留一部分具有正常功能的视锥细胞;另外还提示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的种类和发育可能具有差异性,即黄斑区的视锥细胞与黄斑外的视锥细胞在起源、功能上可能不同,在这一方面仍需要深入研究。
声明:本站独家报道,转载须标明来源“中华眼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