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内障发病机制
1.1细胞和分子水平主要包括翻译后修饰以及理化因子等对晶状体蛋白质(结构蛋白质、酶、细胞骨架、膜复合体等)和上皮细胞作用的研究.
1.1.1晶状体蛋白质① α晶状体蛋白:α晶状体蛋白是晶状体中重要的组成蛋白之一,约占晶状体蛋白的65%,具有分子伴侣样活性. 研究表明,老化过程中晶状体分子伴侣活性降低;翻译后修饰(如糖基化、氧化和氨甲酰化等),各种变性因素(如加热、紫外线照射等)、糖皮质激素等可使α晶状体蛋白分子内部或分子之间的交联,导致其分子伴侣功能的下降. α晶状体蛋白对翻译后修饰等造成的蛋白质非特异性的凝集和酶的失活具有保护作用,对维持晶状体的透明性至关重要[3]. ② 波形蛋白和热休克蛋白质(HSPs):对波形纤维蛋白转基因小鼠白内障模型的研究,提出波形纤维蛋白的过度、异位表达可影响晶状体细胞的分化,导致白内障形成[4]. 晶状体能表达一系列的热休克蛋白,可调节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生长. ③ 钙调蛋白(CaM):Ca2+CaM系统是晶状体中一个重要的信使系统,与晶状体蛋白代谢和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晶状体生长、发育、分化和增殖有关.
1.1.2晶状体上皮细胞由于上皮细胞是晶状体中唯一具有活性的细胞,大量的研究集中在上皮细胞对各种翻译后修饰包括氧化、糖基化、紫外线等因素作用的反应,通过离体和动物实验或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不同层面,探讨发病机制并寻找抑制因子. 但是,大量临床流行病学资料表明,ARC的发生主要是以晶状体核的混浊为主,也说明老化过程中核部的蛋白质影响更大,而非晶状体上皮新合成的皮质部分,老化过程中翻译后修饰的作用就显的尤其重要.
1.1.3白内障与离子平衡白内障晶状体混浊与晶状体钙含量升高呈正相关关系. 高钙可以影响晶状体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Na+K+ATP酶的活性,或通过钙调蛋白影响膜蛋白,开放钾、钠离子通道,影响水、钠、钾的代谢. 低钙会破坏晶状体细胞膜的完整性,可能与激活内肽酶水解损伤蛋白,使Na+K+ATP酶活性升高,调节细胞间连接等有关. Na+K+ATP酶为非对称性分布,在调控晶状体内外离子浓度梯度和产生细胞膜电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2基因水平研究与先天性白内障致病基因位点或致病基因,即对大样本家系资料进行基因组扫描和连锁分析以确定基因定位,再在定位区域内寻找疾病相关候选基因,是目前研究先天性白内障疾病相关基因的主要思路之一. 迄今为止,共有20多个基因位点被证明与先天性白内障有关,其中有13个基因已被完全克隆,这些基因突变会导致晶状体结构和代谢的异常. 国内报道了一些家系中的致病基因和位点. 总体来看,由于存在基因遗传异质性,表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是有限的,有待深入研究. 对于ARC,我们通过差异表达发现了三个新序列,并已登录GeneBank,克隆死亡相关基因(MRG15)表达较正常晶状体增高[5]. 研究白内障相关的致病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不仅对人类基因功能研究的完善起到补充作用,同时对研究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具有重大意义,为基因治疗遗传性白内障提供了新的途径.
1.3信号传导通路晶状体上皮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是近年白内障研究领域研究的热点. 国内研究起步较晚,晶状体上皮细胞内复杂的信息网结构,以及整合后的信号如何选择性的激活靶基因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产生合适的生物学反应和病理过程,信号通路中多种激酶对不同刺激的协同作用和晶状体内各通路间的交叉感知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2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发生机制
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是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亦是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残留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生、移行和纤维化是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形成的主要因素. 此外,因手术创伤产生的色素细胞、炎性细胞、红细胞等也参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形成. 深入了解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细胞生物学特性、病理损伤修复机制及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的影响因素是研究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基础. 寻求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防止后囊膜混浊发生的方法和手段是目前研究的主要目的和趋势,也是白内障基础研究中与临床联系最为紧密的课题[6].
2.1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即促进细胞增殖、分化的一组低分子蛋白质,具有炎性反应、免疫反应和创伤愈合反应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白介素(IL),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TGF)等. 眼房水和晶状体中均存在多种细胞因子,而且白内障摘除术后其浓度发生明显变化. 术后因残留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损伤及术眼出血、房水屏障的破坏等所引起的大量细胞因子的合成、分泌和释放,在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