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这样的健康大讲堂吗?用3D动画来讲解心脏支架手术之类的精尖技术,以经典病例为实例解读复杂心脏手术的全过程,以真实的临床经验教训分析治疗的效果和风险……近日,我参加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举办的健康讲堂,感受颇深。没有刻板的宣教,没有枯燥的统计数字,更没有保健书中那些严规戒律式的语言,有的只是医患间心与心的沟通。
那是一个星期六,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的医生们如约前来,和他们的客人——他们曾亲手治疗过的病人见面。讲堂的内容是“冠心病的现代微创治疗概论”,由心内科主任王禹主讲,在座的听众大多是他成功治疗过的患者。其中有一位78岁的老人,10年前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跳、呼吸都停止了,是王禹把他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前来听课的许多病人都和这位老人一样,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故事。
王禹从心脏介入治疗的历史讲起,一直讲到现代微创导管技术的最前沿。台下时时传来唏嘘声,大家都惊叹于医学技术发展速度之快。王禹通过一组组真实的视频画面,来进行临床病例分析——心梗后的急诊手术和溶栓的比较、搭桥手术和支架手术的优劣、介入治疗中对不同病变的决策,以及长期随访后的疗效观察。一张张鲜活的图片,把听众带入了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世界。虽然他们都曾与病魔抗争,并有幸大难不死,但并不知道医生当时处理疾病的详细过程。这是他们第一次体会到心脏病紧急抢救时的惊心动魄,第一次理解到医生的良苦用心,第一次懂得了医学的博大精深。两个多小时的讲课和现场答疑,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前退场。
讲课结束后,病人把医生们团团围住,有的握手,有的拍照,更多地则是在互相交流。“当医生真不容易!”“你们太辛苦了!”“过去对医生要求得多,理解得太少了……”看到医生和病人之间那种亲切、热烈的场面,我不由想到近来媒体报道的因医患关系紧张而酿成的一幕幕悲剧。医患关系的紧张有着复杂的社会因素,医患之间缺乏理解和沟通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其实,在疾病面前,医生和病人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需要互相理解,需要协同作战。没有病人的理解与配合,医生有再好的医术也不可能奏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