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组病例术前双眼等效球镜度差在2.50~8.00D范围,平均4.38D。术后裸眼视力基本达到术前眼镜矫正视力,远视力0.3~1.0(4.5~5.0),平均0.78,近视力均在0.6以上,不影响40cm距离上的立体视检查。
2.2 检查结果与理论值比较 屈光性MA仅3例,实际与理论比较(3.67±0.58与0.47±0.56)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轴性、屈光性MA的术后BA与%SD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统计结果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见表2)。
表2 轴性MA术后BA检查结果与理论值比较 (%)
2.3 术后BA和立体视状况 术前屈光度差在2.50~8.00范围的MA患者,PRK/LASIK术后BA、 立体视状况, 经卡方(χ2)检验,统计结果显示差异无显著性(四组及随机各两组进行统计,均P>0.05,见表3)。
表3 不同屈光度差的术后立体视和双眼影像不等比较
2.4 不同矫正视力与立体视的关系(见表4)。不同视力组的立体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矫正视力≥0.6组的立体视功能明显优于0.3~0.6组。
表4 不同矫正视力组的立体视比较
**与0.3~0.6组比:χ2=17.04,P<0.01
3 讨论
理论上,BA的计算是以其眼镜放大率之差来表示的。由上述两条理论公式可知,轴性与屈光性的屈光参差,其BA的理论计算公式也不一样,计算结果也不同(见表1)。如果是屈光性屈光参差,则矫正镜越接近主点,其d值越小,BA也越小,这一点非常符合我们通常处理屈光参差病人的原则,即建议他们配戴角膜接触镜而少戴框架眼镜,以免引起因BA致视疲劳等不适。由此可见,这类病人做PRK/LASIK术应比戴镜时的影像不等明显减少。但轴性屈光参差则相反,矫正镜越远离主点而越近前焦点,则X值越小,BA也越小,所以应该是框架眼镜比角膜接触镜更合适。由此推断,假设PRK/LASIK术作为一种置于角膜面上的矫正眼镜,则离眼前焦点的距离较框架眼镜明显增大,那么BA也应明显增大。
本组病例的研究结果显示,屈光性与轴性的近视性屈光参差,其PRK/LASIK术后的BA相差甚微(两者的平均值分别为3.67%与3.88%,P>0.05),而两者术后的BA检查结果均与理论计算值相关甚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这种结果,可能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①BA的产生,有其复杂的光学成像、神经传导、视觉投射等生理过程,纯粹的理论计算与实际的生理状况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②本文在对理论值进行计算时,采用了模型眼的参数,而实际上,个体差异非常大。值得指出的是,以下理论均支持理论公式的计算:吕帆等[4]认为,为了使双眼影像大小接近,对于轴性为主的屈光参差,框架眼镜是最好的矫正形式;而屈光性屈光参差者,角膜接触镜是最好的矫正形式;另外如果矫正眼镜置于该眼的前焦点上,则无论轴性屈光不正的度数如何,两眼视网膜像应相等[3];Jay等[5]报道,临床上对轴性屈光参差造成的影像不等,建议将框架眼镜前移,即远离角膜面接近前焦点平面来矫正。
李向景等[6]报道,用眼镜矫正屈光参差后对立体视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随屈光参差度数的增加,立体视锐度逐步下降或消失。我们按两眼屈光度差1.00D进行分组,分别对PRK/LASIK矫正术后的BA、立体视进行比较分析,统计结果显示,随着屈光度差的增加,BA并没有成比例的增大。另外,术前不同屈光度差的患者,其术后的立体视状况在统计学上也无明显差异。说明屈光参差在2.50~8.00D范围时,术后的BA和立体视,与屈光度差的大小无明显关系。
根据不同的矫正视力分两组,观察术后立体视的恢复状况,结果显示,立体视功能与患者本身具有的矫正视力有明显的相关性,矫正视力越好,则立体视的恢复也越佳。即患者术前具有良好的矫正视力,是术后立体视恢复的必要条件,而与术前屈光参差的大小并无必然联系,这与林小铭等[7]的报道相符。立体视觉是人类双眼对三维空间的知觉,是双眼视功能的最高级形式,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经PRK/LASIK术后,原有的两眼屈光度差已经消除,双眼影像不等基本上在可以承受的正常范围内,应给予积极的视觉治疗和双眼视功能训练,使患者具有更健全的双眼视功能。
4 参考文献
[1] Nancy BC.Daniel K,Darid AH,et al. Clinical Procedures for ocular examination. second Edition,Appleton %26 Lange:A Simon %26 Schuster Company,1996.34~36
[2] 周跃华,李志辉,安伟丽.近视眼角膜屈光力及眼轴的测定分析.中华眼科杂志,1995,31:356
[3] Atrhur GB.Ronald BR.Clinical Visual Optics.Second edition.London: Butterworth-Heinemann Ltd,1989.19~20,3~28
[4] 吕帆,瞿佳.隐形眼镜学(一).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6~9
[5] Jay ME.Management of aniseikonia after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or refractive surgery. J Refract Surg, 1997,13:79
[6] 李向景,徐永善.矫正屈光参差后立体视锐度测定分析.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6,4:128
[7] 林小铭,陈国策,陈家祺等.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后立体视锐度测定.岭南眼科杂志,1997,1:7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