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宫媛媛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目的 观察经碘酸钠诱导的SD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变性的形态、功能学变化。
方法 碘酸钠按照40mg/kg的剂量由SD大鼠尾静脉注射,在注射后1,3,7,14,28,42天分别做全视网膜电流图(ERG)观察,并取眼球固定做光镜HE染色及电镜观察,RPE65特异性标记抗体做免疫组化。
结果 碘酸钠注射后1天即可见到色素上皮细胞肿胀,排列失去连续性,ERG最大反应b波异常增高;第3天可见光感受器外段排列紊乱,有小空泡形成,b波下降,呈延迟的负波,或完全消失;第7天局部区域的光感受器外段消失,外核层扭曲,变薄,电镜下可见色素上皮细胞胞膜破裂,线粒体肿胀空泡化,细胞器外流,光感受器外段紊乱。b波低平或熄灭;第14天,外核层扭曲更加明显,呈塌陷状,同时伴有局部的增殖反应,b波低平或熄灭;第28天外核层塌陷更加明显,排列紊乱,增殖团明显,b波低平且明显延迟,第42天,外核层变薄,后极部视网膜外层失去正常结构,伴有明显的增殖团,b波延迟,有一定的恢复。RPE65免疫组化显示RPE缺失的区域伴有外层的异常。
结论 碘酸钠诱导的大鼠视网膜变性以色素上皮的坏死,继发光感受器变性,形态上的改变以视网膜后极部改变明显,周边部以及内层视网膜相对完好。ERG的反应变异大,且有明显的负波出现,与形态改变并不一致,此动物模型中,a、b波的变化较特异,常规的ERG记录并不能客观反应功能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