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作仁 顾育红 钱志良
【关键词】 青光眼
对于闭角型青光眼是单独做白内障手术,还是单独做青光眼手术或是进行白内障与青光眼联合手术,各家观点不一[1]。 随着微创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成熟,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例(18眼)病人皆是因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作为首诊入院,其中男6例(6眼), 女10例(12眼),年龄58~76岁,平均(692±40)岁,术前眼压3719~6396 mmHg,平均(4638±320) mmHg ;术前视力为眼前手动至05;晶状体核硬度Ⅱ级12只眼,Ⅲ级6只眼。全部患者均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3月至1年。观察项目包括眼压、视力、前房改变及术后并发症。
12 仪器及材料 采用德国Moller-wedel手术显微镜,美国博士伦公司Protégé乳化仪(文丘里泵),人工晶体选用博士伦公司折叠式人工晶体10枚,PMMA硬片8枚,黏弹剂采用正大福瑞达公司生产的爱维。
13 术前准备 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降低眼内压,尽量使眼压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控制葡萄膜反应,术前用普南扑灵滴眼,使术后反应降到最低限度。尽量在术前半小时内散大瞳孔,时间不能相隔太长,以防急性青光眼发作;瞳孔尽可能散大,便于超声乳化。停用缩瞳剂。
14 手术方法 采用球周浅表面麻醉,取上方巩膜隧道切口或颞侧透明切口,另做辅助穿刺切口,前房内注入黏弹剂,用撕囊镊作直径约5 mm的正中连续环形撕囊 ,进行水分离和水分层,弹性法或分核法乳化晶体核,以自动Ⅰ/A注吸系统清除晶状体皮质,囊袋、前房内再次注入黏弹剂,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全部病例切口闭合良好,未作缝合。超声乳化能量8%~30%,平均(16±2)%,时间30~150 s,平均105 s。
2 结果
21 眼压比较 在随访期间患者术后眼压[750~1850 mmHg,平均(1310±575) mmHg]同术前眼压[3719~6396 mmHg,平均(4638±320) mmHg]相比,眼压差异有显著性(P<001)。
22 视力比较 术后视力004~02者2眼,03~05者7眼,06~09者5眼,≥10者4眼,视力差的主要原因与视神经损伤及视网膜病变有关。
23 前房改变及并发症 术后所有病例前房不同程度加深,房角增宽。主要并发症为早期角膜轻度水肿,经过保守治疗均恢复。
3 讨论
31 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术式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超声乳化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式。其优点为:在降低眼压的同时提高视力;减轻患者分期手术的经济负担和痛苦。但是联合手术可发生低眼压性黄斑病变、迟发性滤泡破裂等危害视力的并发症,因此,有些研究者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2] 。
32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虽然病因尚未充分阐明,但眼球局部的解剖结构变异,被公认是本病的主要发病因素,这种具有遗传倾向的解剖变异包括眼轴较短,角膜较小,前房浅,房角窄,且晶状体较厚,位置相对靠前。瞳孔阻滞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的主要机制。随年龄增长,晶状体厚度增加,前房更浅,瞳孔阻滞加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增加。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可解除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晶状体因素,因人工晶体的厚度较白内障晶体明显变薄。术后观察发现这些患者前房加深。人工晶体瞳孔间的间隙增大。
33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机制还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隧道切口本身不损伤房角结构。 ②因手术为闭合式,手术过程中,灌注液在前房的压力引起房角再度开放或粘连减少。 ③超声波本身引起的睫状体分泌功能下降。总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为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提供了一种简便、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至于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Greve EL.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 or filtering procedure[J]. Int ophthalmol,1988,12(3): 157.
[2] 葛坚,郭彦,刘奕志,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临床观察[J].中华眼科杂志,2001,31(5):355.
作者单位:215500江苏省常熟市,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