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经验交流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在圆锥角膜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http://www.cnophol.com 2009-10-30 10:43:08 中华眼科在线

  作者:杨默迟 马雅玲 梅惠香    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中心,银川 750004

  【摘要】  为评价Orbscan-II角膜地形图在圆锥角膜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对矫正视力好且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无阳性发现且行 Orbscan-Ⅱ检查诊断为早期圆锥角膜患者10例(15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圆锥角膜患者患眼角膜中央屈光力、角膜最薄厚度、SimK值、I-S值、角膜前表面Diff值等均有改变,有助于诊断早期圆锥角膜。Orbscan-II角膜地形图检测是圆锥角膜早期诊断的高度敏感性分析的可靠方法。

  【关键词】  Orbscan-II 角膜地形图 圆锥角膜 早期诊断

  圆锥角膜(Keratoconus)是一类以角膜变薄和前突而形成锥形为特征的非炎症性的临床疾病,发病率报道从50/100 000到230/100 000不等[1],且发病年龄偏小,超过90%为双侧发病[2],无明显性别差异,早期不易被发现。Orbscan-II角膜地形图仪为一体式多功能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可以在患者出现视力明显下降及典型的临床体征之前早期确诊。我院准分子激光近视治疗中心2000年3月—2008年7月共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术前检查7452例患者,其中10例(15只眼)经Orbscan-II角膜地形图诊断为早期圆锥角膜。我们将此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评价Orbscan-II角膜地形图在圆锥角膜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诊断为早期圆锥角膜的10例(15只眼)患者,男4例(5只眼),女6例(10只眼),年龄18~28岁,平均23岁。矫正视力>0.8,平均近视度数(5.81±2.40)D,平均散光度数(0.84±0.81)D,且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无阳性发现;无角膜结膜炎症、青光眼、葡萄膜炎史及眼底疾病的眼病,停戴软隐形眼镜>2周。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术前Orbscan-II角膜地形图检查后诊断为早期圆锥角膜,于6个月、1年后行随访检查,确诊为圆锥角膜,通过配戴硬性高透氧性角膜接触镜,阻止了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1.2  方法  所有的检查均由同一技师进行操作。每只眼角膜地形图检查均做3次,取重复性好的最佳图像,对角膜前表面高度、后表面高度、前表面屈光力及全角膜厚度等指标进行分析。有因任何原因,如眼表干燥、眼球运动、眼球固视欠佳、眨眼等而不能获得中央角膜的清晰的图像时,均进行重复检查,直到获得清晰的图像为止。

  1.3  主要指标  角膜前后表面高度(Diff值)、角膜最薄点厚度、角膜中央屈光力、双眼屈光力差值、模拟角膜镜读数(SimK)、角膜下方平均屈光力与上方的差值(I-S值)、3.0mm 区不规则性指标(3 mm zone Irreg)、3.0mm 区平均屈光度数(3 mm zone Mean Pwr)、3.0mm 区散光度数(3mm zone Asting Pwr)等。

  1.4  评判早期圆锥角膜诊断标准  (1)角膜中央屈光力>46.5 D[3];(2)I-S值>1.26 D[3];(3)同一个体双眼角膜屈光力之差>0.92 D[3];(4)角膜最薄点厚度≤460μm,双眼相差≥20μm[4];(5)角膜前表面Diff值≥0.025,角膜后表面Diff值≥0.050[4]。

  2  结果

  2.1  角膜屈光力分布  角膜最大屈光力(47.72±3.63)D,其他部位角膜的屈光力分布仍按从中央到周边递减的正常分布规律。同一病例两眼角膜中央屈光力的差值为(2.04±1.03)D。角膜屈光度最高点以下方和颞下方为主(12眼),占80%;其次位于颞上象限(3眼),占20%。

  2.2  角膜地形图其他参数  角膜最薄点厚度(429.33±66.37)μm,最薄点位于颞下象限11眼(73.33%)、颞上象限3眼(20%)、正下方1眼(6.67%)、鼻下象限0眼、鼻上象限0眼。SimK值为(45.71±2.89)D,I-S值为(5.42±3.98)D,角膜前表面Diff值≥0.025,角膜后表面Diff值≥0.050及3 mm zone Irreg、3 mm zone Mean Pwr、3 mmzone Asting Pwr分别为(4.02±1.33)D、(45.49±2.51)D、(3.75±1.95)D。

  3  讨论
   
  圆锥角膜的特征是非炎症性的角膜变薄、角膜张力下降、角膜局限性扩张致角膜前凸呈锥形和高度不规则的近视散光[5],是角膜屈光手术的禁忌证。疾病的中晚期可出现角膜变薄、水肿、瘢痕、Fleischer' s环、Vogt条纹(后弹力层皱褶线),Munson' s征等典型的临床表现,所以此时诊断较容易[6],但会因角膜形态的改变造成严重的视力下降,如果出现角膜浑浊,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唯一的选择[7]。然而圆锥角膜早期临床表现主要为近视和不规则散光,诊断十分困难,如在早期出现不规则散光时及时配戴硬性高透氧性角膜接触镜治疗即可矫正或使病情稳定,因此对圆锥角膜早期诊断意义重大。
   
  Orbscan-II角膜地形图仪利用裂隙光扫描原理,根据角膜及房水的生理性折射指数可以非接触检测方式提供角膜前后表面地形(高度)、角膜最薄点、角膜直径、全角膜厚度及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图,为一体式多功能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与传统角膜地形图相比,优势在于能更好地描述角膜重要特征、显示全角膜厚度,更准确反映早期圆锥角膜,是目前唯一可以探查角膜后表面异常及全面了解角膜厚度分布状况的检查系统[8]。
   
  通过对本组早期圆锥角膜病例资料的分析,我们认为角膜中央屈光力是诊断早期圆锥角膜的敏感指标。本组早期圆锥角膜病例角膜中央曲率为(47.72±3.63)D一般大于46D,双眼发病呈不对称性,同一病例两眼角膜中央屈光力的差值增大为(2.04±1.03)D,与诊断标准中该值>0.92D[3]相符。与宋小康等研究报道相同[6],角膜最大屈光力的位置不在角膜中央,而是位于圆锥的顶部,并被屈光力逐渐降低的同心圆所围绕,屈光力的轮廓线呈不对称的弓形。隆起的部位局限于1个象限,以颞下象限角膜中央部最多见。
   
  角膜厚度尤其是角膜最薄点厚度的变薄亦是诊断早期圆锥角膜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圆锥角膜最薄点厚度(429.33±66.37)μm,并且早期圆锥角膜最薄点所在象限与角膜最大屈光力所在象限完全相同,二者所在位置基本相同。
   
  根据本组研究结果提示分析,由于角膜形态发生变化,角膜屈光力发生不均匀性的重新分布,早期圆锥角膜患者的I-S值、Diff值均显著增加。本组研究中患眼的角膜前表面Diff值最小为0.025,最大为0.065;角膜后表面Diff值最小为0.050,最大为0.108。因此我们认为角膜前表面Diff值≥0.025,角膜后表面的Diff值≥0.050,提示早期圆锥角膜的可能性增大,需密切观察,并且慎行准分子激光手术。
   
  同时,在本组研究中我们发现3.0 mm Zone Irreg与3.0 mm Zone Astig Pwr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早期圆锥角膜表面的不规则性和角膜散光是由角膜顶点移位和角膜变薄所导致的。
   
  由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Orbscan-II角膜地形图对于矫正视力好、裂隙灯检查阴性、不能明确诊断的早期圆锥角膜患者,可以在患者出现视力明显下降及典型的临床体征之前早期确诊,是圆锥角膜早期诊断的高度敏感性分析的可靠方法。因此临床上对于高度怀疑早期圆锥角膜的患者应全面观察、定期密切随访,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参考文献】

  [1] Bechrakis N,Blom ML,Stark WJ,et al.Recurrent keratoconus[J].Cornea,1994,13:73-77.

  [2] 姚勇,刘祖国,张梅,等.Orbscan角膜地形图鉴别早期圆锥角膜的敏感指标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11):1162-1165.

  [3] Rabinowitz YS,McDonnell PJ.Computer-assisted corneal topography in keratoconus[J].Refract Corneal Surg,1989,5(6):400-408.

  [4] 王幼生.现代眼视光学[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49.

  [5] Krachmer JH,Feder RS,Belin MW.Keratoconus and related noninflammatory corneal thinning disorders[J].Surg Ophthalmol,1984,28(4):293-322.

  [6] 宋小康,桂曼芸,何书喜,等.Orbscan-II角膜地形图筛查早期圆锥角膜的研究[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21(10):734-736.

  [7] 刘祖国.角膜地形图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1:75.

  [8] 吴小影,刘双珍,胡生发,等.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OrbscanⅡ观察[J].中华眼科杂志,2006,42(9):778-781.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Orbscan-II,角膜地形图,圆锥角膜,早期诊断)的信息
      热门图文

    秋季 阻击眼部干纹蔓延

    解决眼部问题 爱上清秋

    眼妆窍门改善浮肿金鱼

    秋日明眸护理点睛之术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视力网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近视眼治疗寻医问药
    全球医院网保健医生在线眼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平安健康网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