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艺 侯家敏 李东侃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 361001
患者,女性,80岁,以“右眼抗青光眼术后40年,角膜变白8年。”入院。右眼:视力光感/4m,眼压:7.6mmHg,上方球结膜滤过泡呈3×3mm大小囊样隆起,壁薄无血管,其下表层巩膜瓣1.5×1mm缺损;上方角膜灰白色楔形隆起面积约4×5mm,前房深,下方虹膜纹理尚清,瞳孔圆,隐约可见晶体皮质混浊,眼底窥不见。左眼视力:0.4(+1.00DS/-2.00DC×90°→0.6),眼压10.6mmHg,角膜透明,人工晶体正位;视盘C/D约1.0。入院诊断:1.右眼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囊样变2.右眼角膜局部层间积液3.右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局麻下行“右眼滤过泡修补,自体球结膜移植术”。术中驱出角膜层间积液点灼近角巩缘处促进角膜层间粘连,整复原巩膜瓣,梭形切除斑痕化的球结膜,分离并由穹隆向前牵拉球结膜缝合于上方角巩膜缘处。术后角膜囊泡消失。3个月后复诊见右眼角膜表麻光滑平伏,原积液处斑翳形成,前节OCT角膜层间无液体残留。 讨论:青光眼滤过术后出现角膜板层积液的情况十分罕见。成因可能由于抗青光眼术中剥离巩膜瓣时前界侵入透明角膜过多,直立体位时房水在重力作用下堆积在角膜层间;房水的腐蚀作用使得分离的角膜板层愈合困难,并随时间推移,分离范围逐渐向下扩大,形成液腔。手术关键在于清除角膜板层间积液,水密缝合板层角膜的上方,另外还需重建有功能的滤过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