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文萍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护理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主要是利用超声乳化仪的超声波高频振动将晶状体核破碎成乳糜状而吸出,再植入人工晶体,切口不需要缝合。具有对组织损伤小、愈合快、住院时间短,术后散光小及视力恢复快而稳定等优点[1]。我院自1998年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共82例,通过术前精心的准备,严格选择合适的病例及术中安全准确的治疗与护理配合,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82例,其中男54例,女28例。右眼56例,左眼26例。年龄42~90岁,平均年龄为66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72例,并发性白内障10例。全身情况:具有心血管疾病15例,糖尿病26例,呼吸系统疾病8例,均在术前进行内科治疗得到良好的控制。其中全部植入后房型晶体,手术时间10~20 min,平均15 min,术后1~2天出院,无一例感染。
1.2 麻醉 66例采用爱尔凯因表面麻醉法,16例由于年龄大、心理状态不稳定、不接受表面麻醉而采用0.1%利多卡因球后浸润麻醉。术前10 min点滴表麻眼液,每次1~2滴,间隔2~3 min,连续3次,不压迫降眼压。
1.3 手术方法 采用美国Alcon公司超声乳化仪,开睑器开眼睑,作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上方角巩膜隧道切口5 min,穿刺刀在角膜做侧切孔,注入黏弹剂,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进行超声乳化,将核乳化用注吸管清除干净,扩大内切口到位,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调袢到位,巩膜切口不缝合。
2 护理配合
2.1 术前准备
2.1.1 患者准备 (1)严格选择病例,掌握禁忌证,如极度硬核白内障、脱位或半脱位的白内障不适合,角膜浑浊、顽固性浅前房、瞳孔强直、小眼球小角膜等不适合;(2)术前一日护士应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及思想顾虑,由于本手术患者大多数是老年病人,担心术中疼痛,手术后恢复视力效果等,应尽量让其放松心情,讲述以往成功病例,术前及手术后注意事项等。术前3日内用0.25%氯霉素眼药水滴眼,术前晚沐浴、更衣,做好清洁工作。
2.1.2 物品准备 超声乳化仪及其管道,眼科手术显微镜,眼科器械一套。
2.1.3 药品准备 各种型号晶体,透明质酸钠,灌注液(即平衡液500 ml+肾上腺素0.5 mg+地塞米松2.5 mg+庆大霉素4 000 u)。表麻药爱尔凯因,输血器一只。
2.2 手术体位 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垫头圈,下巴向身体靠近,两手固定于床两边,对于心肺功能不良者可低流量氧气吸入,同时进行心电监测、氧饱和度监测。
2.3 术中配合 (1)将手术显微镜调试好放置于操作者右边适当位置,脚踏开关置于中单上,放在操作者右足下。(2)将超声乳化仪放置在操作台上,与显微镜放在同侧,脚踏开关同样置于操作者右足下。(3)接通超声乳化仪电源,打开主机开关,调节好设定的各种参数值,能量50%,流速20 ml/min,眼内压可维持在25 mm Hg。可根据操作者要求随时调整。(4)将灌注液接输血器置于输液架上,调整高于手术床60 cm高度,排尽输液管内空气,灌注管接输血器,排水管下接有一空的容器。(5)巡回护士要熟悉乳化仪的性能,进行乳化时要打在U/S档位,在注吸时要打在I/A档位,同时根据术者要求随时调节负压开关,主动积极配合医师完成手术。(6)根据医师要求选择合适晶体置于手术台上,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7)切口无需缝合,但用眼罩做好封盖,固定好胶布,注意美观。
2.4 术后整理 (1)手术完毕,将灌注液换成蒸馏水,要彻底清洗残存机器内部的杂质,关闭开关及电源。(2)乳化的手柄,注吸管道接上压缩空气,彻底清除孔道内水分,以便保存,同时避免管道折叠屈曲,以防损坏。
2.5 故障原因及排除 (1)能量不足原因及排除:①针头变钝,要换乳化针头;②针头未旋紧,需重新旋紧;③乳化手柄与机器的插头有短路情况,及时与工程师联系。(2)负压不好原因及排除:①乳化手柄阻塞,中间不透空,要彻底冲洗;②管道有阻塞要查看是否管道扭曲折叠;③由于泵功率下降,及时与工程师联系[2]。
3 讨论
(1)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预防感染,所有器械管道均需高压灭菌,切勿浸泡,以防消毒液刺激眼部。(2)巡回护士要具备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及时排除故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3)整个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不得离开,随时更换灌注液,并确保输血器内无空气,更换灌注液时要通知术者。(4)术前、术中及时与患者沟通,鼓励说出心中感受,积极配合医师完成手术[3]。
【参考文献】
1 陆斌,文清,陈蕾,等.表面麻醉下的超声乳化术的临床观察.第七届全国白内障及人工晶体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4,152-153.
2 宰春和.神经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51-154.
3 王风翔,何守志,王瑛.老年性黄斑变性合并白内障的手术疗效分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5):3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