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
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眼科 529070
目的:对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简称EK)产生haze进行临床观察。 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4月—2008年9月有完整资料的LASEK手术者124例242眼。其中男44例85眼,女80例157眼。年龄19-36岁,轻度近视7眼(∠-3D),中度近视43眼(≥-3D),高度近视192眼(≥-6D)。随访时间3个月-16个月。常规EK术前检查。应用20%酒精浸润角膜上皮(10-25秒)制备上皮瓣,激光过程同LASIK,BSS复位上皮瓣,戴隐形眼镜3-7天,根据不同情况使用抗菌素、激素等眼液。
结果:1.术后169眼(70%)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及角膜刺激症状,明显重于IK。2.术后77眼(31.8%)出现haze。3.86眼有戴隐形眼镜(≥2月)史,其中46眼发生碎瓣或不全瓣(53.5%),后者有22眼发生haze(47.8%)。4.发生haze的77眼中5眼屈光回退,均为高度近视眼组。5.术后视力与IK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EK与IK的最大不同点是不使用角膜刀制做角膜瓣,完全避免了与角膜瓣相关的并发症;IK手术做角膜瓣时不产生负压环对眼球的短暂高压,这对于已存在潜在眼底病变的近视眼患者来讲尤为安全;对于小眼球、深眼眶、角膜曲率较平而不适宜接受IK手术的近视眼患者,EK则得心应手。对于长期配戴隐形眼镜而导致角膜缘严重的新生血管化的近视眼患者,EK手术更为安全;不改变角膜的力学结构,这对于经常进行剧烈运动的近视患者更为安全,可以避免因眼部意外受伤导致角膜瓣(IK)被掀起;术后视力稳定,不会出现不规则散光,角膜地形图比IK平整,角膜对比敏感度也比IK高。但EK最大的缺点是迄今仍不能完全杜绝术后的疼痛不适;术后初期,其视力不如 IK 清晰、稳定;对于高度或超高度近视的矫正,角膜混浊和回退尚未解决,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存在与IK类似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