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对角膜地形图进行详细的检查和分析能清楚地显示LASIK术前、术后角膜表面形态变化,为术前筛查病人提供了重要参考,对术中激光切削提供了指导依据,为患者术后获得更完美的视功能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角膜地形图 LASIK
本研究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对LASIK术前术后角膜地形图的形态与疗效关系及对视力和视觉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07年3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眼科激光近视治疗中心接受LASIK治疗且随诊满3个月的病例共138例(274只眼),男性63例(125只眼),女性75例(149只眼);年龄17岁~42岁,平均23.9岁。术前屈光度为-1.50D~-14.00D,平均-4.56D,柱镜度数-0.25D~-4.50D。
1.2 术前检查
常规视力、屈光、裂隙灯及眼底检查,非接触性眼压计测眼压,超声角膜测厚和角膜地形图检查,排除严重的干眼症、中央角膜厚度小于450um、圆锥角膜、青光眼及全身免疫性疾病、瘢痕体质。角膜地形图检查采用角膜地形图仪OPTIKON-2000检查。
1.3 手术方法
使用准分子激光机和MORIA旋转刀行LASIK手术。手术在表面麻醉下进行。安置负压环,做一厚度为130um的上方带蒂角膜瓣,直径为6.0mm,翻转角膜瓣,瓣下激光切削基质层,角膜瓣复位,林格氏液于瓣下彻底冲洗。常规典必殊滴眼液2滴,硬质眼罩遮盖术眼。
1.4 术后处理及随访
术后常规点眼1月。分别于术后1天、5天、15天、1月、3月、6月、1年、2年复查随访,术后除角膜地形图在1个月和3个月时复查外,其余检查内容基本同术前,我科另外还观测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
1.5 观察指标之角膜地形图分类
术前角膜地形图形态分5类:圆形,椭圆形,对称领结型,非对称领结型,不规则型。术后角膜地形图形态分6类:平滑型(A型),蝴蝶结型(B型),半环型(C型),钥匙孔型(D型),中央岛型(E型),不规则型(F型)。
1.6 统计方法
本研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作为判断差异显著性的标准。
2 结果
2.1 术前术后角膜地形图形态的对比
2.2 术前角膜地形图形态与术前术后视力的关系
2.3 术后角膜地形图形态与术后不同时期视力的关系
2.4 术后角膜地形图形态与术后视觉质量
术后1个月平滑型者242只眼中有26只眼出现眩光、复视,蝴蝶结型24只眼中有7只眼出现眩光、复视,半环型及钥匙孔型均出现眩光、复视症状。术后3个月时情况同术后1月。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Haze、视物变形等症状。
3 讨论
3.1 术前术后角膜地形图形态的变化
术后角膜中央区对称变平,中央屈光度低于周边,地形图多表现为平滑型。蝴蝶结型的出现,可能与术前散光的轴位等有关,导致部分区域角膜切削过多或过少。钥匙孔型出现3例,均为同一患者的双眼,均偏颞侧,考虑与手术刀用钝及患者个体差异有关。
3.2 角膜地形图形态与视力
术后角膜地形图大多数为平滑型,其次为蝴蝶结型,半环型、钥匙孔型少见,无中央岛型及不规则型出现。平滑型的手术效果较好,半环型、钥匙孔型的患者视力较差
3.3 角膜地形图形态与视觉质量
LASIK术后,角膜表面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部分发生不规则改变,这种不规则的改变可引起眼内光线散射,产生失能眩光而影响视觉质量,均匀型的表面不规则改变较其他型小,因此视觉质量相对较好。
综上所述,术前角膜地形图形态对术前、术后视力有着一定的影响,充分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了解每个患者的角膜屈光状态,选择最优的激光手术治疗方案,对术后视功能的完善是非常必要的。
参 考 文 献
[1]刘祖国,陈家祺.积极预防和减少屈光手术的并发症[J].中华眼科杂志,2002,38(2):6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