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浩教授和患者李敬斋之间的感人故事非常有现实意义,我们的医护人员应该从中好好汲取有益的东西。”11月9日下午3时许,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国强副部长此行的目的并不是调研,而是为了看望一对有着19年不解之缘的医生和患者。
他帮患者垫了医疗费
袁浩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的一名退休医生。他与患者李敬斋之间的故事其实很平常,也很简单。
1990年,来自河南省商丘市顺和乡张庄村的李敬斋,因为3年内遭遇两次车祸,双腿先后骨折,其中右股骨颈骨折后又并发右股骨头坏死,不能行走。上有老,下有3个未成年孩子,还有一个患小儿麻痹后遗症弟弟的李敬斋是家中的顶梁柱。李敬斋说:“那年,我大孩子10多岁,小的才四五岁,如果我下不了地,一家人就没法生活了。”
后来听当地一位医生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袁浩教授攻克了股骨头坏死的难题,可以治自己的病。几乎倾家荡产的李敬斋为了这一线希望,与妻子梁桂英东挪西借,凑了3000元到广州找到了袁浩。当听说治疗股骨头坏死仅押金就要1万元时,妻子曾经绝望地跪倒在地上。
几经周折后,袁浩还是亲自为李敬斋做了手术,并请示医院领导,帮他减免了部分医药费和住院费,垫付了相关医疗费用后,买火车票送他回家。经过一段时间休养,李敬斋一家的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然而,这对医患之间的故事并没有就此完结。不忘袁浩医生救命之恩的李敬斋,在此后的18年中,从未间断过与袁浩医生的联系,并一直想找个方式回报恩人。去年4月,袁浩的夫人不幸中风,袁家的保姆却在此时突然辞职。一时间,家里的生活十分不便。
得知这一消息后,李敬斋夫妇马上赶到广州,妻子梁桂英负责照看袁夫人,自己则在一家老人院找了份负责清洁的工作。虽然袁浩也曾多次要给他们支付工钱,但李敬斋说:“我收了钱,那还叫报恩吗?”
每天8时他们都会出现在医院
今年5月,84岁的袁浩也突发中风住院。李敬斋干脆辞掉了原先的工作,开始尽心尽力地照看起恩人来。
“发病之初的时候,我不能独立行走、吃饭,说的话别人一点儿都听不懂。”面对记者的采访,虽然说话依旧并不十分清晰,但伴随着袁浩那比划着的双手,记者却仍然可以毫不费劲地明白他每一句话的意思。现在袁医生每天穿衣、穿鞋袜、吃饭、睡觉都由李敬斋悉心料理。
李敬斋还在医院陪袁教授做高压氧等一系列的恢复治疗,有时做的是高压氧,有时是理疗,上午一般都待在医院。尽管袁教授的病情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长期的康复治疗仍然必不可少。每天8时,李敬斋都会准时和袁浩出现在医院,做一些康复治疗。下午他还陪袁浩教授散步、读报,帮助他锻炼和练习讲话。
如今,李敬斋还在袁浩休息的房间内搭起了一张床。李敬斋说,袁教授一般每天晚上八九点就休息了,但半夜常常会因肌肉收缩痛得睡不着,这样自己就可以用白天跟医生学的一些简单手法给他按摩,一按就是一个半小时,直至老人安然入睡……
“你也知道,广州的天气比较热,每次按摩结束后全身上下都是汗。”李敬斋对记者说,这是我们一家人唯一能想到并做得到的谢恩方式。
记者手记
李敬斋是不幸的,但他也是幸运的。作为患者,医生袁浩在李敬斋生活快绝望的时候,给了他活下去的希望,他对袁浩心存感激也是人之常情。如果没有当年袁浩的慷慨解囊,很难想象李敬斋一家人如今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难能可贵的是,这种感恩之心一直延续了18年。在得知袁浩一家有困难时,李敬斋夫妇毫不犹豫地来到广州,主动担负起照顾两位老人的责任。普通农民那知恩图报的纯朴言行,体现出的是人性光辉的一面。
这个发生在医患之间的故事感人至深,更发人深省。医生也许不一定非得为患者垫付医药费,患者也许无需像李敬斋那样来报恩。如果医生把治病救人当做快乐,患者也能常怀理解感恩之心,也许便已足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