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卫生部通报了一些地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进展情况。自2009年开始,各地相继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试点地区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时至今日,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是否取得了成效?老百姓有没有获得真正的实惠?基层医疗机构又受到了怎样的影响?这份来自基层的反馈报告给出了初步的答案。
辽宁:经典药回归临床
从2月25日起,辽宁省沈阳市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好多年都不太用的甚至都见不着的老药这次又回来了。”该市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特别是中药部分,过去只有40多个品种,配备基本药物后增加到了120多种,增加的全是一些传统老药、经典药,像感冒清热颗粒、妇科十味片、藿香正气水、鼻炎康片等,不少都“赫赫有名”。
沈阳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以往,传统老药老百姓都认可。但因为价格太低,所以无论是医院还是药品经营企业都因利润太低甚至无利可图,而渐渐淘汰了这些品种,或者不推荐使用。好多老药都快销声匿迹了。如今,通过基本药物的招标采购,这些老药回来了。老百姓同样吃药看病,钱却少掏不少。
云南:处方费用下降
2月28日上午,陈女士因感冒发热到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茨坝卫生院看病,收费是19.5元。陈女士清楚地记得,就在上个星期,自己因发热到卫生院看病,开的是相同的药,当时付了23元。
2月25日,昆明市的121个乡镇卫生院、1367个村卫生室、17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使用基本药物后,该市乡镇卫生院门诊人均处方费用由原来的35元降至29.75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人均费用由原来的43.84元降至37.27元, 降价幅度均达15%。
为调动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该市完善了财政补偿机制。改革前,财政仅补助人员工资的30%~40%,剩余部分靠药品收入和诊疗服务解决待遇。改革后,财政按人均35000元拨付医务人员经费,解决人员工资和基本医疗工作经费,公共卫生服务由财政另行购买。
湖南:就诊人数明显上升
在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带来了门诊量的增长。
据统计,目前,芙蓉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就诊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约44.7%,人均次费用下降达72.57%;药品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约72.78%,总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60.38%。
据芙蓉区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医药卫生综合配套改革工作顺利实施,芙蓉区通过调研,测算出基层医疗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所需经费为1400万元~1800万元。为确保改革工作顺利推进,该区确定在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贴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绩效考核经费补助三个方面,拿出1500万元资金予以补助,保障各中心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正常运转。目前,这些资金均已到位。
福建邵武:零差率成综合改革突破口
2010年年初,福建省邵武市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这项制度后,基层医疗单位的日均门诊人次较往年同期增长10%左右,药品降价幅度达35%左右,药品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15%左右,门诊费用、住院日均费用较实施前一个月分别下降了35.8%和29.3%。许多慢病患者转而到基层医疗单位的药房购药,其直接和间接的结果是进一步促使临床用药合理化。
据邵武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过去,基层医疗单位重创收、轻服务的现象较突出。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该市通过把医疗卫生服务延伸到基层,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等挣钱少的公共卫生项目得到全面开展,孕产妇和儿童系统保健建卡率和管理合格率明显比以前提高。基层医疗单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经济效益持续提高,经营活力不断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