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文献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视力损害的流行病学研究

http://www.cnophol.com 2010-3-22 11:21:11 中华眼科在线

【摘要】  视力损害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痛苦和损失,也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因此防治视力损害具有重要意义。防治视力损害既是公共卫生事业的一部分,也是眼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来说,眼科医生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为了防盲复明。视力损害的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包括对导致视力损害的主要眼病进行病因和防治方法的研究,对视力损害的防治进行规划、组织和实施等方面。目前,防治视力损害是全世界和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课题之一。

【关键词】  视力损害;盲;低视力;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survey of visual lossMehriban·Yusup, XueYi Chen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Urumchi 830054,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AbstractVisual loss causes different degrees of pain and loss to patients, and also gives a heavy load to family and society, so it is important to prevent visual loss. The prevention of visual loss is not only a part of public health undertaking, but also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Ophthalmology. Generally speaking, vision rehabilitation is the main job for all the ophthalmologists. Epidemiology survey of visual loss mainly includes the research of the cause and the prevention method of diseases which cause visual loss, and to arrange and implement the prevention and cure of the vision loss. Now, the prevention of visual loss has become the main public healthy task in our country and in the world.

  KEYWORDS: visual loss; blindness; lowvision; Epidemiology0 引言
   
  人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外界信息中,大约90%是由眼来完成。人的视觉敏锐程度对生活、学习和工作影响极大。视力损害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与此同时,现在社会的工作和生活也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视功能。综上所述,防治眼部疾病、减少视力损害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视力损害的标准
   
  视力损害包括盲和低视力。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3制定的低视力的诊断标准是:双眼中好眼最佳矫正视力<0.3~0.05(指数/3m)。此后世界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都承认并应用此标准于临床及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中。199207对低视力的标准及定义进行了适当的修改,新的低视力定义为:低视力是指一个患者即使经过治疗或标准的屈光矫正后仍有功能性损害,其视力<6/18(0.3)~光感,或视野半径<10°,但其仍能应用或有潜力应用视力去做或准备做各项工作。

  2 视力损害的现状
   
  全世界每年在防治视力损害的花费已高达250亿美元。视力损害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1]。据Dandona等[2]的日常生活视力标准估计,世界范围内盲人约为5700万人,低视力患者约20200万人。全球85%的盲人生活在占世界人口70%的发展中国家,在非洲,盲人数占人口总数的1%,而在北美洲,盲人数仅占人口总数的0.2%[3]。我国是西太平洋地区第一个启动“视觉2020”行动的国家。WHO之所以选择在我国启动该行动是由于我国是世界上盲人最多的国家之一,约有盲人670万,占世界盲人总数的18%,每年约有45万人失明,这意味着几乎每分钟就会出现1例新的盲人。如果任由这个速度发展,而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到2020年,预计盲人数将达到2000万人[4]。

  3 视力损害的患病率
   
  世界各地围绕防治视力损害已进行了许多以人群为基础的眼病流行病学研究,盲与低视力的患病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种族、社会经济状况、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群受教育情况、人口老龄化程度以及防盲治盲的工作力度等都对盲和低视力造成影响。

  3.1 患病率与区域的关系

  3.1.1 经济发达国家

  美国:“Beaver Dam眼病研究”[5]调查43~86岁白人,视力损害患病率为4.7%,盲患病率为0.5%(美国标准)。澳大利亚:“Melbourne眼病研究”[6]调查40岁以上人群,视力损害患病率为0.7%(BCVA<6/18),盲患病率为0.12%(BCVA<3/60)。荷兰:“Rotterdam眼病研究”[7]调查55岁以上人群,根据WHO标准和美国标准,低视力患病率分别为1.4 %和3.8%,盲患病率为0.5%和0.8%。

  3.1.2 亚洲

  Thulasiraj等[8]调查印度南部农村50岁以上人群,视力损害患病率为36%(PVA<6/18),盲患病率为6%(PVA<6/60)和2.5%(BCVA<6/60)。Michon等[9]调查香港60岁以上人群,盲患病率为1.8% (PVA<6/60),视力损害(至少1眼PVA<6/18)患病率高达41.3%。2001年“北京眼病研究”[10]调查40岁以上农村和城市人群,按WHO标准,低视力患病率为1%,盲患病率为0.4%。2005年,谢婷玉等[11]调查新疆库车县40岁以上维吾尔族农民双盲及双眼视力低下患病率分别为2.1%和9.9%。

  3.2 患病率与年龄的关系

  多个眼病研究均发现视力损害的患病率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Melbourne眼病研究”[6]中60岁以上人发生视力损害的可能性是60岁以下人的10倍。Michon等[9]研究发现80岁以上年龄段的盲患病率为60~69岁年龄段的10.1倍。贵州省[12]60岁以上老年人随年龄增长视力残疾者也明显增多,60~70岁人群中视力损害患病率为2.3%,70~80岁人群上升至4.3%。谢婷玉等[11]调查发现新疆库车县维吾尔族农民60岁组双盲患病率是40岁组的13.5倍。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的进一步老龄化,年龄这一因素对视力损害的影响作用可能会进一步体现。

  3.3 患病率与性别的关系

  大多数眼病研究发现视力损害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2,6,7,1315]。Michon等[9]研究发现视力损害男性居多。“北京眼病研究”[10]中低视力和盲的患病率无性别差异。患病率在性别上的差异可能受病因构成、人群分布、当地女性的社会地位与经济收入等因素影响。

  3.4 患病率与种族的关系

  “Baltimore眼病研究”和“Barbados眼病研究”均发现黑人视力损害患病率高于其他种族[16,17]。美国“Los Angeles Latino眼病研究”发现墨西哥裔拉丁人视力损害患病率高于其他种族,但低于黑人[15]。云南省个旧市盲的患病率以汉族最高,彝族次之,苗族居第三位[18]。不同种族间患病率的差异可能也与其他相关因素有关,如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卫生条件、经济情况等。

  3.5 患病率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

  Michon等[9]研究发现视力损害多发生在受教育少的人中。谢婷玉等[11]调查发现新疆库车县维吾尔族农民文盲组双盲患病率是非文盲组的4.5倍。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可能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较低,对疾病不够重视,不了解非眼部疾病也可导致视力损害的发生,从而导致视力损害发生的可能性也较大。

  3.6 患病率与经济背景的关系

  “Melbourne眼病研究”[6]中家庭收入最少的地区视力损害患病率是整个研究人群的两倍。2004年,陈建华等[19]调查发现视力损害65.7%在农村,城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在农村或经济收入少的家庭,当有轻度的视力损害或可能会影响到视力的疾病发生时,此类患者由于不重视或无经济能力而不接受治疗或延期诊治,因而会导致视力损害的进一步发展加重,甚至导致失明。而在城市或经济收入较好的家庭,由于有医保或经济支持,故可较及时进行诊治。 综上所述,与视力损害患病率相关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某一个影响因素的不同,可能导致的视力结果就不相同。因此,预防视力损害的发生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干预。

  4 视力损害的主要病因分析

  4.1 屈光不正

  2002年Zainal等[20]报道了1996年马来西亚全国性盲和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样本量为18027人,年龄为0~70岁以上),他的报告中低视力的第一位病因为未矫正的屈光不正(占48%),以下依次为白内障(占35.9%),眼底病(占2.8%),角膜病(占2.5%)及青光眼(占1.8%),低视力患者中有85.99%是可防可治的。王研等[21]于2004年报道北京市40岁以上部分人群可矫正的视力损害率(USA标准)城市中为14.41%(356/2471),农村中为7.73%(153/1980)。Liou等[22]调查证实40岁以后每增长10岁,屈光不正矫正不足的危险性上升1.8倍,有眼病的患者更明显。“Blue Mountains眼病研究”[13]中屈光矫正后45%的人视力可提高1行以上,13%的人视力提高3行以上。“Proyecto VER眼病研究”[23]40岁以上的墨西哥和美国人中,视力未矫正或欠矫正者占视力损害总数的73%。2006年“北京城乡地区致盲及视力损害原因的北京眼科研究”[24]调查发现中国成年人最常引起视力损害的第二原因为变性近视。根据这些研究结果,足以说明屈光不正的矫正在改善视力损害状况中具有重要意义。

  4.2 白内障

  近20a来,全球主要致盲因素在比例和数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白内障仍然是首要致盲因素,特别是在亚洲所占比例较高[25]。张士元[26]提出:在中国白内障是第1位致盲眼病。2005年,谢婷玉等[11]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新疆库车县40岁以上维吾尔族农民首位致盲眼病为白内障(57.4%,156/272)。2006年“北京城乡地区致盲及视力损害原因的北京眼科研究”[24]调查发现中国成年人最常引起视力损害或盲的原因为白内障。

  4.3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据上海市北新泾地区一次10万人的专题调查结果[27],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已经超过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眼病,成为老年致盲的首要原因在,50岁以上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高达15.5%,其中有5.1%致盲。丹麦的“Rotterdam眼病研究”发现[7]AMD是75岁以上人群主要的致盲原因。

  4.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Baltimore眼病研究”[16]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65岁以下人及黑人中多见,控制年龄的影响,黑人患病率是白人的5.4倍。“Proyecto VER眼病研究”[23]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40~64岁人视力损害的首要原因。

  4.5 青光眼

  Dandona等[28]报道,低视力最常见的疾病中第四位原因为青光眼(占11.4% )。美国的几项研究均发现:黑人及西班牙裔的视力损害原因主要为青光眼[15,29]。顾永昊[25]在《19882008全球盲的改变》中总结的最新的致盲因素显示:随着社会经济、医疗水平的发展,环境及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致盲的主要原因已由感染性和营养不良性眼病转变为年龄相关性眼病。由此我们可以预测,白内障、屈光矫正不足和角膜病引起的盲会逐渐减少,AMD,青光眼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盲会逐渐增加[30]。

  5 年龄与病因关系研究

  5.1 成人视力损害病因分析

  可导致视力损害的病因较多,不同的年龄段中,导致视力损害的原因有所不同。北京同仁医院[31]报道,低视力门诊1500例视力病例分析,高度近视占20%,按年龄组分析, 30~74岁组的第1位原因为高度近视。2006年“北京城乡地区致盲及视力损害原因的北京眼科研究”[24]调查发现:年龄40~49岁受试者中,最常引起视力损害或盲的原因为变性近视;50~59岁的受试者中,最常见的原因为白内障,其次为变性近视;60~69岁年龄和>70岁的受试者中,最多见的原因为白内障,其次为变性近视和青光眼。李晶晶等[32]报道45~64岁年龄段以屈光不正为主,视力损害轻至中度;65岁以上,白内障、原发性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各种眼疾发病率上升则是引起视力严重损害甚至失明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口老龄化、人均寿命的延长,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AMD将成为老年人视力损害的主要危险病因。

  5.2 儿童视力损害病因分析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视力损害的病因与成人不同,主要是由遗传、先天的或围生期的原因所致。郑远远等[33]报道,低视力的病因还包括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Carvalho等[34]报道,儿童低视力的主要原因为先天性双眼弓形体性黄斑病变、视神经萎缩及先天性白内障。赵晓静等[35]报道,儿童低视力主要原因为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小眼球小角膜、先天性青光眼等。王幼生等[36]报道,少年儿童低视力的原因除了先天性、遗传性眼病外,主要是屈光不正和弱视。故除了强调优生优育外,积极防治屈光不正和弱视是避免儿童低视力的有效措施。如果不分年龄,根据我国的调查结果,占低视力病因第1位的是高度近视,第2位的是视神经萎缩,第3位的是先天性小角膜及小眼球,第4位的是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第5位的是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其次是黄斑变性、青光眼、先天性眼球震颤、老年性白内障及先天性白内障等[26]。

  6 视力损害的康复
   
  良好的视力是人们独立生活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视力损害在康复领域中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有关资料显示,75%的视力损害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及屈光矫正得以恢复或提高视力,尚有25%的低视力患者需要低视力保健,如需配戴助视器及视觉康复仪等[30]。“Ponza眼病研究”[37]显示,发生视力损害的人中49%不知道他们的视力丧失可以通过屈光矫正。对此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屈光检查对视功能的测定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任何视力减退的病例,只有在排除屈光不正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其性质而做出正确诊断[38]。由此可见,防治视力损害的重点工作是正确的诊断及屈光矫正。因此,临床上眼部系统常规检查,是必须遵循操作规范的。对于确诊的低视力患者,我们眼科医生可以通过建议其配戴眼镜/角膜接触镜、置换人工晶状体等方法提高视力。同时,我们要教育视力改善不明显的患者以健康的心态适应视力损害,并教育其通过训练提高日常生活技能,有效利用残余视力,保护现有视力、避免视力进一步丧失。

[1] [2] 下一页

(来源:互联网)(责编:zhanghui)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眼科,视力损害,盲,低视力,流行病学)的信息
      热门图文

    激光去眼袋如何避免副

    双眼皮手术后不能吃什

    五种果汁帮助你喝掉黑

    节后九个妙招摘掉熊猫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子宫颈炎非小细胞肺癌中国眼镜网视客眼镜网新浪福建健康宜康网21世纪药店网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中国眼网
    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北京眼科医院寻医问药全球医院网保健医生在线眼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平安健康网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