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讨论
AMD是50岁以上人群的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随着人口的老龄化,AMD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据统计在55~64岁人群中患病率是0.20%,>85岁则上升为13.00%,渗出型AMD发病率从0.71%上升到5.80%[2]。临床上将AMD分为萎缩型和渗出型两大类,10%~20%的AMD为渗出型,而AMD中80%~90%的严重视力障碍是由渗出型引起的,因此渗出型是AMD致盲的主要类型。AMD男女均可发生,多双眼受累发病先后不一、程度不同、双眼底变化亦不对称,好发于黄斑部表现为视力减退,视物变形,中心暗点,双眼黄斑对称性色素紊乱,中心凹反光消失,在后极部有散在黄色斑点状玻璃膜疣。部分患者后期黄斑部萎缩,呈金箔样反光。AMD萎缩型多为双眼同时发病,进行性色素上皮萎缩,导致感光细胞的变形引起视力减退。AMD渗出型常1眼发病,另眼正常或处于萎缩型早期阶段[3]。本组视力损害渗出型比萎缩型重,与李志敏等[4]报道一致,渗出型最为重要的体征为浆液性和出血性的视网膜脱离或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此与CNV的产生发展密切相关。CNV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突破,Bruch膜进入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下乃至神经上皮下,成为新生血管膜,新生血管结构与毛细血管类似,可引起渗出、出血、瘢痕形成等一系列病变,导致视功能严重损害。在临床不同表现的玻璃膜疣中,双侧、数量多而大的、融合的玻璃膜疣和色素增多容易发生CNV。
根据典型眼底表现,AMD的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做到早期发现及正确分型较为困难。FFA能清晰地显示荧光是否渗漏及渗漏的部位、形态和程度,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及分型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据。非渗出性表现为造影脉络膜期或早期动脉期玻璃膜疣的点上片状荧光斑,随背景荧光减弱消失,荧光斑形态、大小不变,少数病例背景荧光消退后仍可见荧光斑点,为玻璃疣着色,是由上方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完整性和玻璃膜疣本身的组织化学性质所决定[5]。地图状萎缩在造影早期即显境界清晰的高荧光区,亦随背景荧光减弱消失而同步消退,整个造影过程荧光区不扩大,提示为色素上皮萎缩所致的透见荧光,色素沉着处则遮蔽荧光。渗出性表现为各种形态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斑驳荧光,晚期增强并扩大,或色素增生、出血的荧光遮蔽。临床上及时进行FFA,它有助于发现早期的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事实上对于新生血管膜明显的病例,检眼镜也只能偶尔窥见,FFA却能在检眼镜检出黄斑损害之前发现病变,在黄斑部脱离出现或出现之前就把这种膜识别出来[6],这对于防止严重视力损害具有一定价值。因此对于临床疑诊AMD患者应进行FFA,以便早期发现CNV,及时进行相关治疗。
因此对眼科医生来说及早发现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极为重要,当临床出现老年患者中心视力突然下降、视物变形,眼底有视网膜内出血、渗出,无法用其他疾病加以解释,均应考虑脉络膜新生血管存在可能,进行荧光血管造影有助于诊断,明确CNV的位置、范围、性质,以决定是否适合激光光凝治疗,但对于隐匿性CNV和较浓厚的出血、渗出、色素遮挡及FFA不能明确原因的病变需行ICGA检查。所以,FFA在AMD的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检查手段。
【参考文献】
1眼底病杂志编辑部.老年黄斑变性临床诊断标准.眼底病 1986;2:封3
2 Mukesh BN, Dimitrv BN, Leikin S, et al. Fiveyear incidence of agerelated maculopathy: the visual impairment project. Ophthalmology 2004;111(6):11761182
3聂爱光,谭家铨,姜德咏,等.老年黄斑变性病程观察.眼底病 1992;7:9395
4李志敏,潘法萱.老年性黄斑变性65例临床观察.中华眼底病杂志 1998;14:235
5姚静,周旻,叶辉,等.视网膜病(译文).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4
6陈松.老年黄斑变性的早期检查.临床眼科杂志 2001;9(6):519521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