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lblastoma,RB)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20眼)术后病理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的超声图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超声检查应用法国光太CineScan眼科超声诊断仪。结果 超声可明确显示视网膜母细胞瘤为眼内实质性肿物。因视网膜母细胞瘤构造比较复杂,眼内实性肿物可为单病灶,亦可为多病灶。肿块多为球形或半球形,部分病例为不规则形或弥漫于眼内。结论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超声显像有较典型的特征,B超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重要信息。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超声检查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 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眼部肿瘤,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由于其独特的临床表现一般诊断多无困难, 但一些RB由于屈光间质混浊或继发改变等原因掩盖了症状而表现变异,在临床上容易导致误诊。本研究总结分析了本院超声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20例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超声诊断资料,以提高超声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准确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11例(11眼),女19例(9眼);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5岁,平均3.2岁;右眼15例(15眼),左眼5例(5眼)。
1.2 检查仪器 应用法国光太CineScan眼科专用A/ B 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10MHz。患儿仰卧位闭眼睑,观察眼球、晶状体、玻璃体、眼眶和球后三角视神经的超声图像, 取横切、纵切等多切面扫查,分别记录肿瘤的部位、大小、形状、边缘、内部回声、钙化程度、与球壁的关系及继发改变。
2 结果
20例患儿经B型超声检查均发现眼球内实质性肿物回声,与球壁相连;其中肿物充满玻璃体腔者10眼,肿物呈圆球形光团者5眼,呈结节样不规则光团者5眼;伴“八”字形带状回声者(视网膜脱离)2例,伴局部带状回声者1例;肿物内部均可见多个斑点状强回声(钙斑),其后可见程度不等的声衰减,即伴有声影。3 讨论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一种眼内恶性肿瘤,占眼部肿瘤发病率的首位,对视力和生命有严重的威胁和危害, 早期发现、正确诊断极为重要。高频探头的使用使B超的眼球结构从角膜—前房—晶状体—玻璃体—视神经孔及球后组织都能清晰显示,对各个部位的病变能真实地反映在影像上,尤其对屈光间质混浊而影响眼底检查或合并视网膜脱离等继发改变难以诊断的非典型病例,更具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随着B 超、CT、MRI 等影像技术在眼科的应用,使其误诊率大大下降。
B超检查对RB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2]。应用二维眼科超声诊断仪可以快速、无创性地提供肿瘤位置、大小、形态、病变性质、边缘及内部结构, 尤其是对屈光间质混浊而影响眼底检查或合并视网膜脱离并继发改变难以诊断的非典型病例更具应用价值[3]。并可判断有无眼外转移及继发改变, 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药物及手术疗效判定和观察病情进展情况具有较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超声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声像图特征为玻璃体内实性肿物伴钙化。视网膜母细胞瘤易坏死、钙化,肿瘤很小时即可发生。病理组织学发现80%~100%的肿瘤内可发现钙化,超声的检出率能达到70%~80%。高分辨率薄层扫描可显示2mm,其出现率达到93%,所以钙斑在RB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其次,RB可以呈多样性,组织特异性或无特异性,超声图像不一致。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 因肿瘤发现的早晚及恶性程度不同, 浸润程度和范围也不一样。超声学检查因肿瘤组织中细胞数量和密度不同以及是否有变性、坏死液化和钙化等, 它们对超声波吸收和反射则有不同[4], 所以表现的图像呈多样性。超声检查属于肉眼所见的间接的影像学检查, 所以对于低度恶性肿瘤的局部浸润或高度恶性肿瘤的早期浸润超声检查则难以鉴别。只有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的中晚期超声图像才表现为边界不清晰, 形状不规则。恶性肿瘤细胞生长快, 常出现相对性血液供应不足导致部分肿瘤细胞坏死、液化。所以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肿瘤内部回声强弱不一, 分布不均匀, 呈复杂性回声图像。在诊断中要注意一般病理回声的形态和位置,必要时要结合临床表现、患者年龄和眼部特征会使诊断更明确。
眼B超检查, 是目前诊断RB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临床上出现白瞳症的疾病, 如原始玻璃体增生症及晶体后纤维增生、先天性白内障、渗出性视网膜炎、眼内炎相鉴别。应行常规的眼科B超检查, 结合其病史、临床表现和不同特征的B超图像与RB相鉴别, 以降低RB的误诊率。原始玻璃体增生症: B 超显示玻璃体腔内出现一条白色粗光条, 从晶体后至眼底视盘, 多数为单眼,为足月产婴儿单眼性先天畸形。晶体后纤维增生: 又名早产儿性视网膜病变,B超显示玻璃体前段呈三角形、片状或人字形宽带状中强回声。先天性白内障: 散瞳后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患儿, 结合B超及CT检查, 可以做出诊断。渗出性视网膜炎: B 超显示球形视网膜脱离强带状回声, 视网膜下较密集点状弱回声,分布均匀, 无块状强回声, 无球后衰减,此病多发生于青年, 男性多见, 眼底出现多发性渗出病灶, 主要在后极部。渗出物为白色或黄白色, 且多在血管后,还可见出血斑和光亮小点(胆固醇结晶体)。眼内炎: B 超显示玻璃体腔内呈现大量较密集点状回声,强弱基本一致,分布均匀或不均匀, 无球后衰减现象,患者有眼部急性感染的病史或发热史。因此,B 超超声检查对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具有很要的意义。在临床上, 遇到有不明原因的哭闹、视物不清且有视网膜母细胞瘤家族史的患儿, 应早期放大瞳孔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或眼底检查, 同时早期进行B超检查, 避免漏诊。如一眼已确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给予行眼球摘除术后,对另一眼定期随访B超检查并且给予散瞳检查。只有早期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 才能及时进行治疗, 以挽救患儿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申尊茂. 眼科新编.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76-283.
2 李凤鸣. 眼科全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45.
3 张林学. 非典型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诊断.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6,10:625.
4 彭斌,张云成,王锦芳.眼球及眼眶肿瘤的B 超与病理学对照分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9:712-714. |